..391797 发表于 2021-12-18 22:28:43

师说“党史上的两江”丨黄蓉:在寸滩白沙沱读书时的江姐

作者简介

黄蓉
中共党员,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2020届校优秀毕业研究生。


在校期间,获教育部关工委优秀征文奖、华中师范大学关工委优秀征文特等奖、华中师范大学“爱圣创钰”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2020年参编教材研究类专著《中外历史纲要:学习精要与史学导读》。2020年入职重庆两江育才中学,执教高中历史。
本文转载自两江新区公众号,感谢舒全涛老师的联络!







9月10日是我国第37个教师节,两江新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特别推出《师说微故事·党史上的两江》系列短视频。

师说微故事
党史上的两江·视频(节选)

▲视频 江于同

让我们回到课堂,跟随老师的讲解,走近两江新区这片土地曾见证过的一个个英雄儿女,重温党史上的一段段两江故事。







讲党史故事 ★ 忆革命风华



今天让我们走进学生时代的江竹筠,从一则小故事去探寻她在两江的革命足迹。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一曲《红梅赞》,是革命者凌霜傲雪、慷慨牺牲的壮歌。歌词里的“红梅”所咏叹的正是巾帼英雄江竹筠——江姐。





81年前,1940年的秋天,那年的江姐20岁,才入党一年,红梅初绽的她考入了重庆中华职业学校第二届会计训练班。也就是现在所站的位置——重庆中华职业学校旧址,位于当时江北寸滩白沙坨,也是今天正在规划建设的两江新区寸滩国际新城。





在校时期的她一面勤学苦读,一面积极开展革命活动。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皖南事变,当时的普通民众还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一天中午,江竹筠正与同学何淑富散步,便接到了地下党组织送来的两份传单——一份《十八集团军的声明》,一份《关于时局的声明》。





晚饭后江竹筠与何淑富商量,深夜将传单放到师生宿舍门口。


可是会计班的女寝室是十几个人一起打地铺,一个挨着一个,半夜行动惊动众人怎么办?


恰好,那时很流行跳交谊舞,两人便商定临睡前带领大家跳舞。到了晚上女生们跳得劲头十足,累得很快便睡着了。


半夜江竹筠起来轻轻推醒何淑富,两人悄悄走出宿舍,将一张张传单压在教室门口和走廊过道上。






第二天清晨,学校轰动了,师生们看了传单,很快明白皖南事变的真相,对国民党背信弃义、破坏抗日的行径表示极大的痛恨和不耻。这天,全校师生在操场紧急集合,校长宣称要追查散发传单的“肇事者”,但过了不久也就偃旗息鼓了。





同年夏天,21岁的江竹筠从中华职业学校毕业,担任了地下党重庆市新市区区委委员,负责组织学生运动、发展新党员。


大浪淘沙始见金。






两江新区是江竹筠作为一名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员的起点,从此她奋然投身革命的浪潮。



















https://mmbiz.qpic.cn/mmbiz_svg/VHU8bI7BOJBLThiaMgMeCZFT8L4icuSnJ9AUxOfjoXGURlI8T3dKiaLhGP72HqK24Gs1OferstYpPCQyiaiciabkfkpVjkcgBSqgw0/640?wx_fmt=svg重庆市“智慧·情怀”
历史课程创新基地
https://mmbiz.qpic.cn/mmbiz_svg/VHU8bI7BOJBLThiaMgMeCZFT8L4icuSnJ99Lmx8G9iaPKy9osNGOYBaue11jCiacWAbeCibteOQwIr7IBRXFKNe8aCYicfDV5stK6M/640?wx_fmt=svg









1. 基地类别:重庆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创新基地
2. 立项机构: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3. 承担单位: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4. 基地简介:重庆市“智慧·情怀”历史课程创新基地以“传承历史智慧,培育家国情怀”为基本理念,通过创新课程育人环境、优化统编教材实施、开发“智慧·情怀”校本课程、搭建教师发展平台等路径,全方位推进课程开发、教学研究、深度教改、教师发展和环境设施等方面建设,实现先进教育理念引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课程改革典型示范三大功能,构建具有示范性、辐射性的中西部历史教学研究与课程改革高地。










长按二维码关注
智慧·情怀历史课程
创新基地公众号




总编:杜术林 | 副总编:张科
主编:付斯颖 操梅 | 编辑:杨力川
两江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师说“党史上的两江”丨黄蓉:在寸滩白沙沱读书时的江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