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学课程网
标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打印本页]
作者:
·鸢北孤.
时间:
2020-10-7 15:14
标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不觉,国庆携着中秋到来。
关于中秋的来历,有两个说法。其一是由古代祭祀月亮演变而来,古时候的历法将每个季节分成三个月,分别对应孟月、仲月、季月,而农历八月份的时候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又被称为仲秋,到了农历八月十五的时候,那天正好是秋季的二分之一,所以习惯性的称为“中秋”,最开始是古代帝王祭祀月亮的日子。另外,中秋节的来历还和我们著名神话故事嫦娥奔月有关。相传后羿射下九个太阳之后,西王母赏了他一颗长生不老药,但是后羿舍不得嫦娥,变将药给嫦娥保管,后来后羿的徒弟逢蒙趁后羿不在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便自己吞吃了仙药往月亮飞去,此后人们为了纪念嫦娥,便将这天定为中秋节。
在这个象征团圆的节日里,最能打动人的或许就是身在他乡的旅人的故事了吧。
当“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时,内心满是羁旅愁苦的杜甫,唯有感慨“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豪”了。而饱受蛰居苦闷的白居易也仅是“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青光似往年”。更奈何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内心的孤寂又有谁人明了,想要登高望远,只是“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和衣睡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古至今,多少游子不得不用这感人肺腑的诗句来诠释对故土的怀念;多少族人不得不叹息低吟,来抒发内心的纠结……
越长大,和家人团聚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少,每个人都有现阶段需要努力的目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无法更改的自然规律,所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高一七班 尹露华
欢迎光临 智学课程网 (http://www.zxkc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