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国庆假期,我去参观了邱少云烈士纪念馆,了解了烈火真金铸英雄邱少云背后的故事。
邱少云9岁丧父、11岁丧母,13岁就开始了长工生活。邱少云家庭贫苦,他没有上过一天学,也没有任何文化基础,但邱少云战士在参加解放军后,一边苦练杀敌本领,还一边学习读书写字。1951年初,邱少云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3月17日时,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前往朝鲜战场。
1952年10月12日,铁原东北391高地的反击战打响了。为使战斗具有突然性,第29师第87团组织500名战士,11日在夜间潜伏在距敌军只有60米的草丛中,邱少云就是其中的一名战士。
为了避免敌人的空军和炮火,志愿军一般会选择在夜间行动。但这在391高地并不完全适用。即使是在夜间,想要经过长达3公里的开阔地也需要战士们一路匍匐前进,并且小心翼翼地隐蔽在杂草中,才能不被敌人发现。29师把进攻391高地的计划分成两步:首先在第一天晚上,隐蔽地接近敌人;然后在第二天晚上再发起进攻,打敌人个措手不及。然而,这也就意味着在两个晚上之间,进攻部队要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潜伏整个白天。他们要把自己当成石头、当成土地,一动也不能动。
12日10分左右,突然飞来的4架敌机在潜伏区抛下几枚燃烧弹,其中一枚落在了离邱少云两米远的地方,飞散的燃烧液渐在了邱少云身上,火烧了起来。这时候邱少云只需要打几个滚,或者滚到不远处的水坑里,他都可以活命。但是这样一来,他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现,连带着他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和进攻计划都有会被敌人所察觉,从而导致极其重大的损失。火,足足烧了半个多小时。邱少云忍受这烈火焚身的痛苦,他把双手深深地插到泥土中,任凭烈火烧焦头发、燎过皮肉,他也像块千斤巨石般,趴在火堆里,岿然不动。斗最后只剩下胸口前的一块棉衣碎片。
这位伟大的勇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人一动不动,一声不吭!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