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复制链接]
练到比较强 发表于 2020-9-2 08: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试卷: 2020届吉安一中高三模拟卷历史试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北部边疆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秦始皇首先对新开拓的河南地“徙谪戌(戍)以充之”,又迁内地三万户到北河、榆中等地实边垦殖,拜爵一级。移民迁入后,“服习以成,勿令迁徙”,“具田器、免罪、免赋役、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给而止”等优惠政策。到武帝时,大规模移民实边,不断加强边防防备,把北部边疆地区纳入统一国家一体化发展的轨道。
——摘编自刘太祥《秦汉北部边防建设》
材料二 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华北和华东等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文教事业遭到日军严重破坏。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发表迁都重庆宣言,宣布“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移驻重庆,以四川地区作为抗战大后方,”东部的工厂企业和文教机关团体纷纷西迁,大批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乃至官绅为了不做亡国奴,毅然背井离乡,向西部大后方迁徙,形成一次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人口迁移大潮,迁移总数有1000余万人。
——摘编自吴丽华等《抗战初期人口西迁大潮》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现了持续且规模庞大的“民工潮”。据算,1987年,中国人口迁移规模超过3000万,到2000年,超过9300万,并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民工潮”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摘鳊自刘洪彪等《民工潮促进农村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移民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战时期人口西迁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后“民工潮”出现的意义。









参考答案:
(1)主要特点:行政手段推动;移向边疆;移民数量庞大
积极作用:促进边疆地区开发;巩固边防,维护国家安全;加强国家统一。
(2)背景:日本全面侵华;国民政府移都重庆;持久抗战的战略;民众躲避战祸
(3)意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缩小城乡差距;优化资源配置,适应现代化建设 需求。


本题解释:
(1)依据材料“秦始皇首先对新开拓的河南地‘徙谪戌以充之’,又迁内地三万户到北河、榆中等地实边垦殖,拜爵一级。”、“到武帝时,大规模移民实边,不断加强边防防备,把北部边疆地区纳入统一国家一体化发展的轨道。”结合所学从行政手段推动、移向边疆、移民数量庞大等方面概括秦汉时期移民的主要特点。依据材料“不断加强边防防备,把北部边疆地区纳入统一国家一体化发展的轨道。”结合所学从促进边疆地区开发、巩固边防,维护国家安全、加强国家统一等方面分析其积极作用。
(2)依据材料“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华北和华东等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文教事业遭到日军严重破坏。”、“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发表迁都重庆宣言”、“东部的工厂企业和文教机关团体纷纷西迁,大批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乃至官绅为了不做亡国奴,毅然背井离乡,向西部大后方迁徙”结合所学从日本全面侵华、国民政府移都重庆、持久抗战的战略、民众躲避战祸等方面简述抗战时期人口西迁的背景。
(3)依据材料“‘民工潮’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民工潮”出现的意义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缩小城乡差距;优化资源配置,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本站导读:
(一)更多分享与交流
请关注公众号“智慧学史”,或QQ群:3451268
(二)关于积分和求助
1、会员可通过每日签到宣传推广、分享资源、互助问答等免费获得积分和金币。
2、求取资源、获取帮助请到“问答广场”发帖。
(三)版权申明
1、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并标明本站网址(www.zxkcw.com)。
2、本站会员分享资源,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争议,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zxkcw@qq.com,我们核实后将及时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智学课程网

官方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全国服务热线:

18883312668

运营中心:重庆市江北区、广东省惠州市、江西省赣州市

QQ群:3451268

Email:zxkcw@qq.com

Copyright   ©2020-2023  智学课程网  Powered by©zxkcw  技术支持:圆月科技     ( 渝ICP备1400807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