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2020全国Ⅰ卷高考题(第十七期)

[复制链接]
石家庄高中历史 发表于 2020-9-27 14: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帖最后由 石家庄高中历史 于 2020-9-27 14:43 编辑

统编通史潜入题   立德树人润无声

——2020年全国一卷历史试题第47题


个人简介

d1350ccfcdccf469b946f5f02064731e.jpg

赵华夏,现担任石家庄市第17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长,石家庄高中历史教学公众号编辑,桥西区教研室兼职教研员。曾荣获 “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河北省微课一等奖等奖项,并多次在省、市大型教研活动中担任主讲教师。

【高考真题】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苏绰(498546),武功(今陕西扶风)人。他“博览群书,尤善算术”,深受西魏执政者宇文泰信任,委以政事。西魏立国之初,疆域狭小,民族关系复杂,经济文化落后。为强国富民,苏绰建议减官员、置屯田,并创“朱出墨入,及计帐、户籍之法”,为后世财政、会计领域长期沿用。他又制定“六条诏书”,包括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等内容,宇文泰“甚重之,常置诸座右。又令百司习诵之。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通过“六条诏书”等改革,西魏成功凝聚起民心,由弱变强,为后来北周统一北方乃至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苏绰“性俭素,不治产业……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治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在“积思劳倦”十余年后,苏绰因病去世,宇文泰“痛惜之,哀动左右”。
                                          ——据《周书》
1)根据材料,简析苏绰被宇文泰倚重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六条诏书”的历史意义。(7分)
【答案】(1)才能超群,尤善理财;政绩卓著;克己奉公;推荐人才。
2)为官员建立了行为规范;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统一 ;凝聚起民心,促进和推动了民族融合。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名臣苏绰的历史。第(1)问属于分析因果题,被统治者倚重,一般来说被倚重的人具有才华出众,能力突出,清正廉洁,知人善任等优秀品质,同学们可循着这个思路去逐字逐句阅读、分析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整理归纳即可。8分,作答四点左右。第(2)问属于概括归纳题和分析因果题的综合,可根据材料中“六条诏书”内容,逐条分析概括其意义,最后整合归纳即可。
2020年年高考历史试题稳中有变,侧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强基计划实施的第一年里,能够很好的发挥考查学生历史学科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的作用。渗透新教材内容体系,对通史体系的要求越来越高,历史全国一卷47题考察西魏时期苏绰这个人物的评价体现的尤为明显。通过中国人物生平,以内涵丰富的材料构建试题情境,以 " 润物细无声 " 的方式,把思想融入到人物,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一、统编通史潜入题
在现行的专题版教材中,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断代性缺失。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在第二单元第五课中详细介绍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中外历史纲要》课程的定位是:“必修课程采取通史方式,旨在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发展大势”。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夹在秦汉和隋唐两个大统一时期之间、跨度约四百年的一个大分裂时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乱世”。大规模人口迁徙与江南地区开发,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政治制度的创新,思想解放与文化发展都在分裂之中孕育着走向统一的因素。从长时段来看,这一时期是“由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向另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过渡形态”。选修47题考查苏绰和宇文泰推动西魏改革,促进民族融合、多元一体奠定统一基础。

教学启示小贴士
如果是高三的一轮复习课,可以依据新教材构架知识体系。由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间跨度大,政权更迭内容繁杂,教科书叙述多用概要式语言,缺乏细节。如果完全依照教材讲解,缺乏人物和历史场景、环节,学生很难理解,更谈不上有兴趣。而今年的47题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则范例。可以在授课中营造有“人”的历史课。以“人物-场景-体验-思辩”进行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更容易对学生内心形成冲击。如阅读有关汉末之乱、八王之乱、南北之间战争等材料,感受“乱世”民众生活之苦痛,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色。了解典型人物王羲之、邓攸、冼夫人、石勒、高欢等的相关史事,感受民族交融要经历长期过程,并不是一件简易的事情等等。以“人物-场景-体验”贯穿始终,特别注重学生对历史的感受和体验;后半段突出“思辩”,体会历史思维的深广度。
二、立德树人润无声
本题考查苏绰以天下为己任,强国富民,鞠躬尽瘁,彰显爱国主义情怀。历史教学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要真正地领会精神,能够把对学生的道德精神培养踏踏实实地放在日常的教学当中。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引领学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启示小贴士
苏绰所制定的六条诏书的考课制度也成为了本题考察的另一个切入点。古代的考课制度,又称为考绩、考功,是按照一定标准,对在职官吏的官德、政绩和功过的考核并评定优劣等级的一种制度,是中国古代职官管理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古代对职官的考课制度始创于西周,战国时期初具规模,历经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职官考课制度。
魏晋南北朝是大混乱大分裂时期,皇权相对弱小,但考课制度仍然存在,而且独具特色,由皇帝不定期地下诏考课百官。
中国古代在对官吏的考课制度中将德与绩两者结合起来,并凸显德的优先地位,特别注重官员的清廉节操。通过褒善惩恶、奖优罚劣,来保障职官队伍的活力和效率,其中一些规定和做法,至今值得我们珍视和借鉴。
立德树人、培养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鉴古而知今,读史以明智,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课责无旁贷地肩负着承载民族精神、养成合格公民的义务,致力于给学生以人文精神的熏陶和人文素养的培育。高考历史试题通过选取典型素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引领。
                                                            (编辑:赵华夏)
转载声明:本文经「石家庄高中历史教学」授权转载,搜索「sjzgzlsjx」即可关注。
本站导读:
(一)更多分享与交流
请关注公众号“智慧学史”,或QQ群:3451268
(二)关于积分和求助
1、会员可通过每日签到宣传推广、分享资源、互助问答等免费获得积分和金币。
2、求取资源、获取帮助请到“问答广场”发帖。
(三)版权申明
1、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并标明本站网址(www.zxkcw.com)。
2、本站会员分享资源,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争议,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zxkcw@qq.com,我们核实后将及时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智学课程网

官方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全国服务热线:

18883312668

运营中心:重庆市江北区、广东省惠州市、江西省赣州市

QQ群:3451268

Email:zxkcw@qq.com

Copyright   ©2020-2023  智学课程网  Powered by©zxkcw  技术支持:圆月科技     ( 渝ICP备1400807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