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专题测试
[单选题]
12.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规模较大的钢铁、机器、电工器材等厂大多数设在湖南,其余金属矿、煤矿、电厂多选择川、陕等内地省份。电工器材厂,从原料和产品运销的角度来看设在武汉为宜,但却将其设在湘潭。这些举措( )
A. 有利于国民政府对经济的全面控制
B. 缓解了经济大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C. 创造了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历史最高纪录
D. 考虑了国防建设的需要,为后来的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首先,由“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判断这一时期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其次,由重工业和基础工业“大多数设在湖南”“多选择川、陕等内地省份”“设在武汉为宜,但却将其设在湘潭”可见,这种选择完全出于国防的考虑,在全民族抗日战争中,这些工厂保证了军需物资的供应,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故D项正确;全面控制不是以地域作为标准的,故A项不正确;题中所述与经济危机无关,故B项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增长速度,故C项不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