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湖南长郡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

作者: 一夜飞渡 , 发布日期: 2020-10-13 15:44, 已浏览: 820 次, 已答卷: 0 次, 您已完成 0 次答卷

标记
1#
 
1.(2分)《荀子富国篇》说:“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这是说,在翻地修好田埂、除草种下谷物以后,施肥是重要的工作。这一记载(  ) (2.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2#
 
2.(2分)董仲舒曾向汉武帝建议:“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名田:名下的土地),以赡不足。”对上述建议理解正确的是(  ) (2.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3#
 
3.(2分)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年)计帐文书记载。在西魏的均田制下,课税户分为上、中、下三等,调的负担一样,租有所区别。上户一夫一妇纳租四石,下户两石。户内如有丁婢。耕牛,相应增加租调。这反映出西魏统治者推行均田制的根本出发点是(  ) (2.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4#
 
4.(2分)整个唐朝,没有几个皇帝是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许多皇帝都是通过非正常手段才得以登基称帝,甚至出现过武则天称帝这样空前绝后的事情。这是因为唐代(  ) (2.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5#
 
5.(2分)如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其中北宋寒门子弟比例大幅上升的原因是(  )
(2.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6#
 
6.(2分)如图为北宋开封城鸟瞰图,宋代诗人陆游在诗中说,“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下列哪一项最能解释以上现象(  )
(2.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7#
 
7.(2分)宋代图书的写版、刻版、印刷、装帧质量都十分完美。在版式设计上,宋版书为后代提供了样板,在装帧方面,宋版书走出了唐五代以来的卷装历史,开始了册页装,并发展到散页装。这反映出当时(  ) (2.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8#
 
8.(2分)明清小说中,凡女性在街中露面,不是非良家妇女,便是当街告状或沿街乞讨之类,“倚门看街”“倚窗看街”变成了引发祸事的根源。这可以说明当时(  ) (2.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9#
 
9.(2分)清制,凡中下级官员,即京官五品以下、外官四品以下,在授官、京察、大计、保举、升调、俸满时,均须朝见,由皇帝当面鉴定升降去留。文官由吏部、武官由兵部分批引见。这一制度(  ) (2.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10#
 
10.(2分)19世纪中后期,中国学术文化界掀起了一股研究西北边疆舆地的高潮,史学界尤其注重对蒙元史的研究,具有国际文化意义的“蒙古学”得以创立。这一学术动态体现出(  ) (2.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11#
 
11.(2分)如图是同治时期(1862~1874年)财政征收趋势图。这说明当时中国(  )
同治时期田赋、关税、厘金(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的变动趋势图
(2.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12#
 
12.(2分)1877年,郭嵩焘自伦敦寄给朋友的信中论及:“往常论近日考求洋务三人。合肥伯相(李鸿章)能见其大,沈尚书(沈葆桢)能得其实,丁中丞(丁日昌)能致其精。吾于诸君无能为役。精神才力,穷极推求,亦万不能逮。独所及见透顶第一义,则亦有诸公所未及者。”由此可知,郭的思想(  ) (2.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13#
 
13.(2分)茅海建《天朝的崩溃》载:“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他们(英军)出售粮食、禽畜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  ) (2.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14#
 
14.(2分)1884年新疆建省后,哈密、吐鲁番、和田等地成立蚕桑局,指导蚕桑生产,到清末,新疆年产丝由过去的30万斤,增加到70万斤。由英俄商人贩茧出国的,每年达到150万斤左右。这一现象(  ) (2.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15#
 
15.(2分)1889年,张之洞筹建湖北机器织布局。在筹建过程中该局先是获准产品在本地销售“免抽厘金”,后又获得运销内地只在“上海新关完一正税,概免内地沿途税厘”的待遇。这一举措(  ) (2.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16#
 
16.(2分)如图为1912年1月2日北洋将领联名电请内阁代奏的电文。北洋将领的真正意图在于(  )
(2.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17#
 
17.(2分)清末民初的自编历史教科书中都突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的重要性,认为是“新世界”的开端。但1929年后的民国教科书中,两次鸦片战争被纳入“不平等条约缔结”的叙事体例,而作为起点的鸦片战争之重要性得以凸显。这一变化反映了(  ) (2.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18#
 
18.(2分)1930年,中共赣西南特委向中央报告称根据地“工人增加了工资,农民分得了土地,好像解下了一种枷锁,个个都喜形于色。”“他们都或多或少地添置衣服、被子、蚊帐和一些农具,特别是大部分人讨老婆没有困难了。”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 (2.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19#
 
19.(2分)漫画《向新中国途程迈进》刊于1938年5月广州出版的《漫画战线》上,正方形的构图上由抗日军人组成的强大阵容充满了整个画面,军阵中伸出一只巨手指引前进方向,上写“统一战线”四个大字。该漫画证明了(  ) (2.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20#
 
20.(2分)1949年渡江战役前夕,英国海军远东舰队“紫石英号”护卫舰无视人民解放军“外国舰船撤离长江”的公告,闯入前线江段,继而遭到人民解放军猛烈炮击,“紫石英号”重伤搁浅,后逃往香港。紫石英号事件说明(  ) (2.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21#
 
21.(2分)1952年4月,中国在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上,直接与英国、法国、西德等11国签订了总值达22400万美元的贸易协议,与日本工商界代表签订了总值达6000万英镑的贸易协议。这表明当时我国(  ) (2.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22#
 
22.(2分)古代罗马的大多数法学家认为,“但凡让皇帝满意的就有法律效力”。其意是指罗马皇帝(  ) (2.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23#
 
23.(2分)如图是法国现实主义讽刺画大师杜米埃1872年创作的《新年》。漫画中象征法兰西民族的人物正将1871年所有的破败和苦难扫进历史的垃圾桶。该漫画表达了作者(  )
(2.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24#
 
24.(2分)如表反映了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几项重要产品指标完成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2.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25#
 
25.(2分)1978年,为纪念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而牺牲的人,苏美两国联合制作了大型纪录片《人所不知的战争》,主要采用了大量苏联战时的影像资料,光是所使用的资料胶带长度就超过了1000公里,摄制组采访了许多战争的亲历者,包括崔可夫元帅,时任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元帅和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等。该纪录片拍摄成功(  ) (2.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26#
 
26.(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如表为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1世纪中西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27#
 
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时局图》被美术界公认为我国第一幅具有近代意义的新闻漫画。作为曾和孙中山一起奋斗过的革命者,谢缵泰以漫画为武器,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该画背景是一幅中国地图,画中的野兽分别暗示着当时瓜分中国的帝国列强,形象又夸张地描绘出清政府任人宰割、国家处于危急存亡关头的现实。《时局图》的出现立即引起了中外报刊的注意。1899年,当时在日本的香港兴中会会长杨衢云写信给谢绩泰要求进一步修改漫画,一是涂上色彩,二是加以滑稽化。此后,该画在日本出版,并作为革命宣传品寄发给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革命党组织。后来,该画还多次被印成“五彩鲜明”的单张宣传画出售,畅销全国各地,影响极大。
﹣﹣摘编自甘险峰《中国新闻漫画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时局图》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时局图》多次重印的历史影响。 (15.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28#
 
28.(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0年代中国与一些国家的贸易情况(单位:百万美金)

﹣﹣据邓峥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美经贸关系研究》
从材料中提取一条信息,指出其所反映的史实,并对该史实予以评析。(要求:信息概括准确,史实正确,评析须有理论依据。) (15.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29#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17世纪初开始,东印度公司的商人就开始对充满异国情调的布料感到好奇,特别喜欢印花棉布。起初,棉布进入英国市场用作地毯、窗帘、挂毯等装饰。后来,印花棉布逐渐被英国人喜爱,成为最时尚的服饰材料。印花棉布的进口量从17世纪30年代每年进口1万匹,增加到17世纪末的125万匹。这相当于所有的男人、女人、小孩都有14码布。仅1684年就有上百万匹棉布被运输到英格兰。17世纪末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棉布贸易要占进口总额的60%﹣70%.1719年,一个作者这样描述英国人的服饰:“所有卑微的人,包括奴仆都穿上了棉布服饰。”由于毛纺织商人不断向议会请愿,从17世纪末期开始,议会多次通过法案,禁止从印度、中国等国进口印花棉布,并严禁使用彩色印花棉布,但收效甚微。议会没能有效地抑制英国人消费棉布的热潮,也不能有效阻止毛纺织业的衰退,反而进一步刺激了英国本土棉纺织业的发展,为英国本土仿制印度棉布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王洪斌《18世纪英国服饰消费与社会变迁》
根据材料,指出从17至18世纪棉布的进口给英国带来的变化,并对上述变化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15.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总分:115分 及格:60分 时间:75分钟
未答题: 已答题:0 答错题:

关注我们:智学课程网

官方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全国服务热线:

18883312668

运营中心:重庆市江北区、广东省惠州市、江西省赣州市

QQ群:3451268

Email:zxkcw@qq.com

Copyright   ©2020-2023  智学课程网  Powered by©zxkcw  技术支持:圆月科技     ( 渝ICP备1400807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