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快速发布
|
关注公众号
人文历史
智慧人生
|
微信登录
微信登录
找回密码
账号中心
您好,请
登录
首页
备课资源
视频学院
教研
视听经典
交流平台
问答
阅读
练题
积分
帖子
用户
快捷导航
高中统编
初中统编
学术前沿
难题汇集
品质试题-高中
品质试题-初中
高中历史
初中历史
学术讲座
重庆南岸历史教研
石家庄高中历史
肖仕扬工作室
陈维坚工作室
陈大斌工作室
陈祺文工作室
重庆市实中课程基地
巴蜀中学历史课程基地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家庭教育
心理教育
难点熔炉
教育关注
教育公益
网上作业
群组
动态
我要提问
我的提问
互助答问
公益教师
我要练题
已练试题
我的错题
宣传推广
每日签到
?
考试中心
?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我参与的考试
|
我的错题集
|
试卷帮助
|
手机版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作者:
days
, 发布日期:
2021-01-18 09:04
, 已浏览:
801
次, 已答卷:
198
次, 您已完成
197
次答卷
标记
1#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朝官僚体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这些变化( ) (1.0 分)
A. 彻底否定了原有的各级官僚体系
B. 是殖民主义冲击的结果
C. 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必然结果
D. 制约了清朝中央机构的近代化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
1881年,曾纪泽曾赴英外交部,“谈商改条约之事”,“争辨良久”。1884年,总理衙门还向各国明确表达了修约的期望,并有意识地在新订条约中消削或限制此前已被列强所攫取的特权。这一现象表明当时的清政府( ) (1.0 分)
A. 国家实力有所增强
B. 彻底摒弃了宗藩观念
C. 初具近代外交意识
D. 放松了对列强的防备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
“该条约一劳永逸地为英国获得了在中国京城长驻外交代表的权利……天津对外国商务开放并允许外国人居住。此外,英国获得了香港对面的九龙半岛,而法国则确保了天主教传教士有权在中国内地购置地产”。“该条约”指的是( ) (1.0 分)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辛丑条约》
D. 《瑷珲条约》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
火烧圆明园,不仅给中国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的和破坏。火烧圆明园发生在哪一场侵略战争( ) (1.0 分)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分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获取更多的好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获得“更多的好处”指的是( ) (1.0 分)
A. 取得约定关税特权
B. 掠得圆明园大量珍宝
C.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 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
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焚毁于 (1.0 分)
A. 鸦片战争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
“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 (1.0 分)
A. 英军
B. 八国联军
C. 英法联军
D. 美俄联军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
在《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中,最能体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的条款是( )
①增开汉口、南京等10处通商口岸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增加大量赔款 (1.0 分)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
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能对此进行佐证的是 (1.0 分)
A. 虎门销烟
B. 圆明园遗址
C. 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宝座
D. 日军在旅顺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0#
中国的版图由一个“大葡萄叶”,变成了一只“大公鸡”。是由于东北、西北大片领土被哪一国家割占导致的?( ) (1.0 分)
A. 俄国
B. 英国
C. 法国
D. 日本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1#
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选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1.0 分)
A.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烧毁了圆明园
B. 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 列强获取大量战争赔款
D. 外国列强侵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2#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我国东北、西北大片领土的割让,中国版图的形状变成了一只“大公鸡”,中国版图的变化主要与那个国家有关 (1.0 分)
A. 英国
B. 沙俄
C. 法国
D. 美国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3#
恩格斯说到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 (1.0 分)
A. 美国
B. 英国
C. 俄国
D. 法国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4#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分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是指俄国在侵华期间( ) (1.0 分)
A. 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 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 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5#
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1.0 分)
A. 要维护其在华利益
B. 镇压三元里起义
C. 争取外交领域的平等
D.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6#
恩格斯说过,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1.0 分)
A. 美国
B. 英国
C. 沙俄
D. 法国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7#
1846年以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开始大幅下降,每年停留在150万英镑左右。西方资产阶级把商品滞销的原因归咎于中国的门户开放不够。为此,英国采取的对策是 (1.0 分)
A. 发动鸦片战争
B.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火烧圆明园
D. 签订《南京条约》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8#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1.0 分)
A. 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 掠夺大量珍宝
C. 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9#
圆明园遗址成为爱国主义基地,发挥着教育作用。圆明园被毁的事情发生在( ) (1.0 分)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0#
法国巴黎圣母院曾在2019年遭遇火灾,使得这座具有厚重历史的著名建筑损毁严重,在中国这一事件引发了是否修复“圆明园”的讨论。圆明园被焚毁于 (1.0 分)
A.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1#
1861年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的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1.0 分)
A. 英国军队
B. 英法联军
C. 八国联军
D. 日本军队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2#
第二次鸦片战争留给中国人的水久创伤,也是人类文明史上非常可耻一页的是 (1.0 分)
A. 割香港岛给英国
B. 圆明园的焚毁
C.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D. 联军攻陷北京后大肆劫掠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3#
圆明园遗址的保护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将这一号称"方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变为废墟的是在哪次战争中 (1.0 分)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日本侵华战争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4#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主要是被哪国霸占的?( ) (1.0 分)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沙俄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5#
法国作家雨果说:“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这两个强盗指的是( ) (1.0 分)
A. 俄国、英国
B. 美国、法国
C. 英国、法国
D. 俄国、法国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6#
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1.0 分)
A. 清政府的武器装备落后
B. 人民群众袖手旁观的太多
C. 当时中国社会制度腐败、经济落后
D. 清政府临战时战和不定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7#
2020年12月1日,“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入藏仪式”在圆明园举行,“十二生肖”的马首在阔别160年后终于回归母体,成为首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 ) (1.0 分)
A. 英国军队
B. 英法联军
C. 美英联军
D. 八国联军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8#
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 (1.0 分)
A. 三元里抗英
B. 圆明园惨遭洗劫
C. 邓世昌殉国黄海
D. 旅顺大屠杀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9#
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新闻报道:“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圆明园惨遭洗劫”。“联军”是指 (1.0 分)
A. 美法联军
B. 英美联军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0#
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是 (1.0 分)
A. 允许外国进驻北京
B. 设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C. 设天津为通商口岸
D. 设广州、上海等城市为通商口岸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1#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1.0 分)
A. 英国
B. 沙俄
C. 美国
D. 法国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2#
历史遗迹能够让更好地读懂历史,圆明园遗迹控诉的是 (1.0 分)
A. 鸦片战争的耻辱
B. 沙俄侵华的罪证
C. 英法联军的暴行
D. 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3#
法国上尉巴特力尔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巴特力尔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1.0 分)
A. 对华倾销商品
B.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C. 火烧圆明园
D. 对华走私鸦片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4#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下列条约中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是 (1.0 分)
A. 《天津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黄埔条约》
D. 《望厦条约》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5#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1.0 分)
A. 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 清朝海防空虚
C. “马神甫事件”
D. “亚罗号事件”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6#
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之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单元主题概括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1.0 分)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7#
“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主要是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
①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贸易的纠纷②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④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深入 (1.0 分)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8#
法国上尉巴特力尔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巴特力尔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1.0 分)
A. 发动鸦片战争
B. 火烧圆明园
C.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 屠杀义和团民众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9#
在历史学习中,常常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下列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1.0 分)
A. 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朽——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结束
B.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亚罗号事件”
C. 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义和团运动
D. 武昌起义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0#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这里“夏宫”和“两个强盗”分别指的是( ) (1.0 分)
A. 圆明园,英美联军
B. 圆明园,英法联军
C. 颐和园,英法联军
D. 颐和园,英美联军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1#
梁启超曾说:“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中法战争),而十八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庚申圆明园之变”指的是哪次战争( ) (1.0 分)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2#
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1.0 分)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北京条约》签订后
C. 《瑷珲条约》签订后
D. 《天津条约》签订后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3#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并因此获得巨大权益,美国侵略势力与英法侵略势力一道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 (1.0 分)
A. 渤海沿岸
B. 黄河中下游地区
C. 西北一带
D. 长江中下游地区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4#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本家相信“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而事实是三年不到的时间内,这一梦想就开始破产。为扭转这一局面,英国采取的行动是 (1.0 分)
A. 割占中国香港岛
B. 抢劫北京城
C. 在中国设立工厂
D.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5#
近代史上,南京和天津这两个城市分别是在哪两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 ) (1.0 分)
A. 《虎门条约》、《天津条约》
B. 《虎门条约》、《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D. 《天津条约》、《瑷珲条约》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6#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化进一步加深,主要是因为中国( )
①大门从此被打开 ②丧失更多的主权
③丧失更多的领士 ④列强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1.0 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7#
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主要是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
①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贸易的纠纷 ②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俄充当帮凶
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④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深入 (1.0 分)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8#
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中 (1.0 分)
A. 虎门销烟
B. “亚罗号事件”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签订《北京条约》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9#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一系列的条约中不包括 (1.0 分)
A. 《瑷珲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勘分西北界约记》
D. 《望厦条约》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0#
“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这一条款出自 (1.0 分)
A. 《黄埔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通商章程善后条款》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1#
1860年,北京居民有可能看到仓皇出逃的清朝皇帝是 (1.0 分)
A. 道光帝
B. 咸丰帝
C. 光绪帝
D. 溥仪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2#
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1.0 分)
A. 两次战争性质相同
B. 两次战争规模相同
C. 发动战争国家相同
D. 挑起战争借口相同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3#
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1.0 分)
A. 目的和性质相同
B. 都是英国发动的
C. 都是清政府战败
D. 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4#
1856年,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是 (1.0 分)
A. 英美联军
B. 法俄联军
C. 英法联军
D. 美俄联军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5#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1.0 分)
A. 获得大量赔款
B. 免除关税
C. 掠夺大量珍宝
D.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6#
“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 (1.0 分)
A. 林则徐虎门销烟期间
B. 鸦片战争期间
C.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 辛亥革命期间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7#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割占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1.0 分)
A. 美国、法国
B. 英国、美国
C. 英国、俄国
D. 俄国、日本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8#
归纳法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强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都发生在19世纪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1.0 分)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9#
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两次战争都是西方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俄国
③两次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1.0 分)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0#
中国保利公司曾从某拍卖行购回原圆明园大水法前十二生肖中的虎头、牛头、猴头,受到国人称赞,这些艺术品是在什么事件中流失海外的( ) (1.0 分)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收复新疆战争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1#
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1.0 分)
A. 武器装备落后
B. 社会制度落后
C. 社会经济落后
D. 军队抵抗不力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2#
清朝因其版图形似枫叶而得名“枫叶之国”,下列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蚕食这片“枫叶”并获得土地最多的国家是 (1.0 分)
A. 英国
B. 俄国
C. 美国
D. 法国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3#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是 (1.0 分)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D. 日本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4#
火烧圆明园的是 (1.0 分)
A. 英法联军
B. 德国联军
C. 日本军队
D. 沙俄军队.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5#
圆明园遗址的保护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将这一号称“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变为废墟的是 (1.0 分)
A. 俄国军队
B. 美俄联军
C. 英法联军
D. 日本军队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6#
标志着鸦片贸易在中国合法化的是( ) (1.0 分)
A. 《天津条约》
B.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C. 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
D. 《北京条约》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7#
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然后纵火烧毁。与该暴行相关的战争是 (1.0 分)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8#
1858年通过《瑷珲条约》侵占了中国东北6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的国家是 (1.0 分)
A. 俄国
B. 英国
C. 法国
D. 美国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9#
2009年,中国圆明园铜鼠首和铜兔首曾在法国被拍卖,它们的流失是哪场战争造成的 (1.0 分)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0#
1856年,为了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权益,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是 (1.0 分)
A. 英法联军
B. 美英联军
C. 日俄联军
D. 英德联军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1#
下列有关《天津条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1.0 分)
A. 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B. 是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的
C. 该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同意增开天津为商埠
D. 该条约签订后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2#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 ) (1.0 分)
A. 英国、法国
B. 美国、英国
C. 美国、俄国
D. 美国、英国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3#
侵占了我国15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是 ( ) (1.0 分)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俄国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4#
清政府被迫承认英、法、美等国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 (1.0 分)
A. 《天津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D. 《黄埔条约》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5#
在历史上,中日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隋唐时期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先进技术,但在近代日本却一而再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下列侵华战争中,日本没有参加的是 (1.0 分)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甲午战争
C. 八国联军
D. 抗日战争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6#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诗中所说的“两劫”,其中“一劫”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则发生在( ) (1.0 分)
A. 鸦片战争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7#
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景象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抢劫被任可。贵宾接待厅、国宾客房和私人卧室、招待室、女人化妆室,以及其他每个房间都被洗劫一空。报道中的“那里”指的是 (1.0 分)
A. 太和殿
B. 圆明园
C. 香港岛
D. 紫禁城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8#
《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能支持这一观点的选项包括( )
①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香港岛给英国④给英法的赔款额大幅增加 (1.0 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9#
2003年保利集团以3千多万港币的价格拍下的圆明园文物——猴、虎、牛三铜首。致使它们流散国外的侵略者是 (1.0 分)
A. 俄国
B. 英国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0#
下列属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略者的暴行的是 (1.0 分)
A. 命令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 割占中国台湾、澎湖列岛
C. 洗劫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D. 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1#
我国疆域广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一片“海棠叶”,可之后逐渐变成一只“大公鸡”。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1.0 分)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D. 美国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2#
1860年 10月,对清朝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并放火烧毁的外国侵略者是 (1.0 分)
A. 日军
B. 美军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3#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规定,出自 (1.0 分)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马关条约》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4#
1860年,《北京条约》为侵略者增开的商埠是 (1.0 分)
A. 北京
B. 广州
C. 上海
D. 天津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5#
“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 (1.0 分)
A.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时期
B. 林则徐虎门销烟期间
C. 鸦片战争期间
D.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6#
有人说,鸦片战争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这种冲击进一步带到了中国社会的统治中枢,其历史依据是( ) (1.0 分)
A. 英国军舰巡查贸易
B. 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C. 被割让领土100多万平方千米
D. 光绪皇帝逃离北京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7#
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1.0 分)
A. 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
B. 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炮轰广州
C. 1860年发生的火烧圆明园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浩劫
D. 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8#
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衰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中写道:“到咸丰……第十年, 英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从中可知,火烧圆明园的刽子手是( ) (1.0 分)
A. 八国联军
B. 美俄联军
C. 英法联军
D. 英美联军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9#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
③爆发于1856年 ④美俄两国为帮凶 (1.0 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0#
打开中国市场是近代列强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重要目标之一。其中增开天津为商埠的不平等条约是 (1.0 分)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黄埔条约》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1#
当恭亲王被火烧圆明园吓得想逃离京城之时,伊格那提业夫劝说他留下来接受联军的条件,以避免彻底灭亡。恭亲王接受的“联军的条件”包括( ) (1.0 分)
A. 增开天津为商埠
B. 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 割香港岛给英国
D. 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2#
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是在什么条约中提及的? (1.0 分)
A. 《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D. 《黄埔条约》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3#
19世纪上半期,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其根本目的是 (1.0 分)
A. 保护鸦片贸易
B. 打开中国市场
C. 割占中国领土
D. 掳掠中国劳工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4#
一位老人生于1841年,卒于1901年,他一生可能经历那些事情( )
①《南京条约》的签订 ②火烧圆明园 ③林则徐虎门销烟
④太平天国运动天京陷落 ⑤《天津条约》的签订 (1.0 分)
A. 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5#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这句话表述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 (1.0 分)
A. 原因
B. 过程
C. 性质
D. 影响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6#
“……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1.0 分)
A. 割占香港岛
B. 廊坊阻击战
C. 黄海大战
D. 火烧圆明园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7#
1856年,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的目的是 (1.0 分)
A.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 对林则徐虎门销烟进行报复
D. 争取平等权利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8#
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中国近代史上,沙俄干此勾当,得到了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更多的好处。“好处”是指( ) (1.0 分)
A. 强迫中国开放了通商口岸
B. 占领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 从中国抢劫了无数的财宝
D. 从中国获得了最多战争赔款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9#
1861年,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一封信中写到:“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在信中,雨果谴责的是 (1.0 分)
A. 太平天国
B. 英法联军
C. 沙俄侵略军
D. 八国联军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00#
2019年4月15日傍晚,法国巴圣母院发生大火,其标志性尖顶在烈焰下然倒网友作诗“巴黎悲失火,怎比百年前。圣母犹能圣,圆明不复园。”造成“圆明不复园”的罪魁首是( ) (1.0 分)
A. 英国军队
B. 八国联军
C. 英法联军
D. 英联军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总分:100分 及格:60分 时间:100分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未答题:
已答题:
0
答错题:
提交试卷
暂停计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