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快速发布
|
关注公众号
人文历史
智慧人生
|
微信登录
微信登录
找回密码
账号中心
您好,请
登录
首页
备课资源
视频学院
教研
视听经典
交流平台
问答
阅读
练题
积分
帖子
用户
快捷导航
高中统编
初中统编
学术前沿
难题汇集
品质试题-高中
品质试题-初中
高中历史
初中历史
学术讲座
重庆南岸历史教研
石家庄高中历史
肖仕扬工作室
陈维坚工作室
陈大斌工作室
陈祺文工作室
重庆市实中课程基地
巴蜀中学历史课程基地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家庭教育
心理教育
难点熔炉
教育关注
教育公益
网上作业
群组
动态
我要提问
我的提问
互助答问
公益教师
我要练题
已练试题
我的错题
宣传推广
每日签到
?
考试中心
?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我参与的考试
|
我的错题集
|
试卷帮助
|
手机版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作者:
fragrant
, 发布日期:
2021-02-11 09:57
, 已浏览:
551
次, 已答卷:
3
次, 您已完成
2
次答卷
标记
1#
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学习“封建时代的欧洲”这一单元时的交流内容,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1.0 分)
A. 历史上意大利、法国、德国三个国家都脱胎于查理曼帝国
B.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没有任何的契约意义
C.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
D.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谚语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
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克洛维国王、采邑分封制、庄园法庭、城市自治等。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 (1.0 分)
A. 上古亚非文明
B. 上古欧洲文明
C. 亚洲封建国家
D. 欧洲封建国家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
14和15世纪的英国主教在牛津或者剑桥受过教育的比例分别为50%、70%和90%左右。这从侧面说明了 (1.0 分)
A. 教师行会的成立对大学诞生的作用
B. 大学得到教会的支持
C. 牛津大学比剑桥大学建立得更早
D. 中世纪城市工商业普遍发展缓慢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
11-12世纪,西欧城市市民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意识强烈。城市居民争取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是 (1.0 分)
A. 武装斗争
B. 农民起义
C. 金钱赎买
D. 武力斗争和金钱赎买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
中世纪的一位教皇把他的母校巴黎大学称作“为整个世界烤制面包的烤炉”,这一比喻的含义是希望母校 (1.0 分)
A. 开展世俗教育
B. 成为传播神学的中心
C. 自由探讨真理
D. 多出学术研究的成果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
欧洲中世纪大学指11-17世纪欧洲各国兴起的高等学府,为近代高等教育之滥觞。中世纪大学生的专业课程不包括 (1.0 分)
A. 法学
B. 医学
C. 神学
D. 几何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
被认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1.0 分)
A. 城市的兴起
B. 自由城市的出现
C. 自治城市的出现
D. 大学的兴起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
西欧中世纪的大学中,位于法国的是( ) (1.0 分)
A. 巴黎大学
B. 牛津大学
C. 剑桥大学
D. 博洛尼亚大学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
被誉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1.0 分)
A. 考试制度的出现
B. 教会学校的普及
C. 大学的兴起
D. 私塾的出现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0#
13至16世纪,曾在巴黎大学执教和攻读的师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法国之外的欧亚国家。不仅如此,在校长的名单里,也出现不少外国人。这反映出巴黎大学( ) (1.0 分)
A. 人才培养的实用性
B. 学校发展的自主性
C. 课程开设的科学性
D. 师生来源的国际性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1#
被誉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1.0 分)
A. 大学的兴起
B. 资产阶级
C. 市民阶层
D. 工业无产阶级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2#
下列不能体现大学的自治权利的是 (1.0 分)
A. 免赋税特权
B. 司法特权
C. 教育自主权
D. 言论自由特权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3#
城市居民争取自治的常用手段是 (1.0 分)
A. 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B. 协商解决
C. 通过法律解决
D. 委曲求全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4#
12世纪,巴黎出现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当时,从事文化教育教学活动需要获得哪个机构的特别许可() (1.0 分)
A. 教会
B. 行会
C. 国王
D. 大学学校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5#
下列对《封建时代的欧洲》相关内容的表述,连线正确的是( ) (1.0 分)
A. 封君封臣制度——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B. 中世纪城市——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C. 庄园法庭——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D. 大学的兴起——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6#
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指 (1.0 分)
A. 古希腊文化的传播
B. 基督教的兴起
C. 城市的兴起
D. 大学的兴起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7#
13世纪,巴黎大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有相当大的自主权,教皇支持大学的前提是 (1.0 分)
A. 缴纳十一税
B. 支持国王
C. 课程设置不违反正统教义
D. 传播阿拉伯文化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8#
被认为是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指( ) (1.0 分)
A. 庄园
B. 城市
C. 大学
D. 教会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9#
13世纪西欧的大学得到国王和教会的支持,自治权得到保证,其中有“大学师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而是按教会法规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大学法庭独立审理”是指 (1.0 分)
A. 免赋税权
B. 司法特权
C. 教育自主权
D. 言论自由权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0#
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权力上?( )
①免赋税权②司法特权③立法权④教育自主权 (1.0 分)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1#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出现了富裕的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 (1.0 分)
A. 地主阶级
B. 农民阶级
C. 无产阶级
D. 资产阶级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2#
中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市民开始了反对封建主、争取自治权的努力,其中主要采取的方式是 (1.0 分)
A. 赎买、选举
B. 选举、武力
C. 赎买、武力
D. 谈判、武力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3#
11世纪,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活日益复杂,城市市民对知识的需求显著增加,大学应运而生。据此判断大学的产生具有( ) (1.0 分)
A. 多学科、综合化的特点
B. 重视教化的宗教化特点
C. 求实致用的世俗化特点
D. 教授治校的自主化特点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4#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其中,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1.0 分)
A. 城市的兴起
B. 大学的兴起
C. 城市取得自治权
D. 教师行会的出现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5#
下列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1.0 分)
A. 城市的重新兴起
B. 早期资产阶级的产生
C. 大学的兴起
D. 教会学校的出现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6#
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指的是: (1.0 分)
A. 城市的兴起
B. 商业的兴起
C. 大学的兴起
D. 手工业的兴起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7#
中世纪的一位教皇把他的母校巴黎大学称作“为整个世界烤制面包的烤炉”,这一比喻的含义是希望母校( ) (1.0 分)
A. 开展世俗教育
B. 成为传播神学的中心
C. 自由探讨真理
D. 学术研究成果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8#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领域出现了新的气象。其中被誉为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1.0 分)
A. 西欧城市的兴起
B. 西欧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
C. 教师行会的成立
D. 西欧大学的兴起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9#
被誉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1.0 分)
A. 中学的兴起
B. 大学的兴起
C. 城市的兴起
D. 基督教会的建立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0#
被誉为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1.0 分)
A. 大学的兴起
B. 城市的发展
C. 基督教的兴起
D. 伊斯兰教的兴起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1#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兴起。其兴起的重要原因有
①经济的发展 ②希腊罗马文化传播 ③阿拉伯文化不断传入西欧 ④资产阶级建立政权 (1.0 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2#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出现了巴黎、米兰、威尼斯等著名的城市,开始于什么时候( ) (1.0 分)
A. 10世纪
B. 11世纪
C. 12世纪
D. 9世纪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3#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许多城市的居民通过赎买和斗争,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和特权。这里的“自由和特权”是指( ) (1.0 分)
A. 人身自由权
B. 城市自治权
C. 特许经营权
D. 男女平等权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4#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欧洲中世纪的谚语。此话说明了中世纪的欧洲城市 (1.0 分)
A. 自然条件优越
B. 有一定的自由和自治权力
C. 空气比较清新
D. 已经不受国王管辖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5#
13世纪的西欧城市里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人身份。下列表述与这些现象相符的是 (1.0 分)
A. “城市的客气使人自由”
B.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C. “中世纪最美的花朵”
D. “全希腊的学校”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6#
下列关于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1.0 分)
A. 10世纪起,西欧旧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B. 城市居民为了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权,唯一的手段就是金钱赎买
C. 随着西欧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出现了早期的资产阶级
D. 城市的基本居民是手工工匠和商人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7#
大学的发展得到国家教会的支持,但不允许大学做的是 (1.0 分)
A. 免赋税特权
B. 发表与神学不同的观点
C. 司法特权
D. 教育自主权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8#
12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 )
①免赋税特权 ②司法特权 ③教育自主权 ④言论自由权 (1.0 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9#
被认为是西欧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1.0 分)
A. 大学
B. 中学
C. 小学
D. 幼儿教育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0#
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1.0 分)
A. 城市的出现
B. 教育的普及
C. 大学的兴起
D. 基督教的产生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1#
中世纪大学在课程设置上,与现代大学有很大差异。它分为 (1.0 分)
A. 初中与小学课程
B. 基础与专业课程
C. 私塾与太学课程
D. 高中与大学课程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2#
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的"最美好的花朵"是( ) (1.0 分)
A. 城市的兴起
B. 庄园的兴起
C. 市镇的兴起
D. 大学的兴起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3#
中世纪欧洲大学的专业课程不包括( ) (1.0 分)
A. 法学
B. 医学
C. 神学
D. 天文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4#
中世纪,欧洲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 (1.0 分)
A. 产权
B. 居民身份
C. 司法权
D. 特许状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5#
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下列与其产生无关的是 (1.0 分)
A. 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B. 选拔官吏的需要
C. 城市的自由和自治
D. 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6#
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指( ) (1.0 分)
A. 自由城市的出现
B. 西欧庄园的流行
C. 大学的兴起
D. 基督教的传播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7#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例如琅城)与中国当时城市最大的不同点是( ) (1.0 分)
A. 商品经济发达
B. 规模大
C. 规划科学
D. 拥有自治权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8#
同学们在进行自主学习时查阅了以下内容,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封君与封臣领主与农奴城市的兴起早期的大学 (1.0 分)
A. 古希腊罗马文化
B.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C. 中世纪的欧洲
D. 跨入近代社会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9#
庄园法庭是公地共同体的管理机构,也是最高权力机构,它既是庄园里领主处理自己与农奴之间关系的机构,同时又是同一庄园里村民之间解决自身事务的机构。下列表述符合西欧中世纪庄园法庭情况的是( ) (1.0 分)
A. 道格拉斯和格里芬是庄园的专职法官
B. 琼斯家的前面是新建的庄园法庭
C. 佃户劳森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受到法庭审判
D. 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将违法者逐出法庭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0#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市民在政治上是自由人
②市民享有财产权
③城市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④自治城市拥有设立城市法庭的权利 (1.0 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1#
中世纪大学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和神学。这说明
①大学课程设置受基督教会的影响 ②大学具有免赋税特权
③大学具有司法特权 ④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1.0 分)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2#
城市的复兴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为西欧文化教育事业注入了活力,活跃的社交生活和相对宽松的环境则为人们自由思考提供了条件,增加了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一些追求知识的市民聚集到一起,兴办教育,因此产生了 (1.0 分)
A. 大学
B. 教会
C. 教堂
D. 庄园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3#
小明同学课下收集了基督教的兴起、西欧庄园、大学的兴起等相关资料。据此判断小明学习内容的主题是( ) (1.0 分)
A. 古代亚非文明
B. 古代欧洲文明
C. 封建时代的欧洲
D. 封建时代的亚洲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4#
以下内容最能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①劳动中的农奴 ②中世纪大学课堂 ③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仪式 (1.0 分)
A. 古代亚洲文明
B. 古代非洲文明
C. 封建时代的欧洲
D. 封建时代的亚洲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5#
12 世纪,兴起于西欧的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 (1.0 分)
A. 太学
B. 私塾
C. 书院
D. 大学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6#
《查士丁尼法典》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以后西欧各国制订民法影响深远。颁布该法典的国家是 (1.0 分)
A. 罗马共和国
B. 古巴比伦王国
C. 拜占庭帝国
D. 罗马帝国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7#
在西罗马灭亡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基督教会以其超越性的宗教理想和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培育了西欧大学和学术思想的细嫩根苗。11世纪初期,西欧的一些主教们在教区内组建学校,并邀请知名学者担当主讲教师。这反映了中世纪时基督教会 (1.0 分)
A. 宣扬耶稣就是“救世主”
B. 对西欧政治制度的影响
C. 是西欧社会的宗教权威
D. 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8#
封建时代的欧洲,与东方明显的不同,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下列对欧洲封建时代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1.0 分)
A. 庄园经济流行
B. 城市重新兴起
C. 大学纷纷兴起
D. 伯里克利建立津贴制度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9#
巴黎大学的办学模式被欧洲其他大学效仿,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成为近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源头。13世纪时的巴黎大学享有的自治权主要有( )
①免赋税特权
②独立的世俗审判权
③司法特权
④教育自主权 (1.0 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0#
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指的是 (1.0 分)
A. 城市的兴起
B. 大学的兴起
C. 市民阶层的产生
D. 早期资产阶级的产生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1#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 (1.0 分)
A. 庄园
B. 手工工场
C. 基督教
D. 大种植园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2#
12世纪,西欧城市不仅是商业中心,也是知识生活的中心。它打破了中世纪教会对教育的垄断地位。城市提供了大学所需要的集中的人口、竞争的气氛、充足的物质方面的种种需求。但更重要的是城市独特的法律地位、相对宽松的气氛以及对知识的需求滋养了大学。材料说明了 (1.0 分)
A. 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B. 大学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晶和需要
C. 中世纪欧洲城市拥有自治权
D. 大学的产生促进了城市的自治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3#
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了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
①免赋税特权
②科研自主权
③司法特权
④教育自主权 (1.0 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4#
十二世纪以后随着西欧城市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据此判断大学的产生具有 (1.0 分)
A. 重视教化的宗教化特点
B. 神学为主的神学化特点
C. 求实致用的世俗化特点
D. 培养官僚的官方化特点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5#
下列哪一项特权能够体现中世纪大学自治地位 (1.0 分)
A. 教育自主权
B. 封建领土权
C. 异端裁判权
D. 人身自由权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6#
下列场景中,在中世纪的西欧社会能看到的是 (1.0 分)
A. 法兰克王国的君主接受了佛教
B. 城市中市民阶级形成
C. 古罗马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D. 柏拉图当众演讲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7#
新华社巴黎(2019年)4月17日电:法国负责调查巴黎圣母院大火的检察官雷米・海茨说,目 前火灾原因主要指向“事故因素”。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2世纪。下列关于欧洲这一时期的史 实的描述正确的是 ( ) (1.0 分)
A. 当时的法兰克王国地跨欧亚非三洲
B. 克洛维建立起强大的法兰克王国
C.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中世纪大学兴起
D. 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8#
12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洲的一些地区开始出现了“市政官”。1200年前后的几年中,马赛等地一度建立起意大利式的小型城市“共和国”。这些新事物动摇了旧的封建结构,还奠定了新的制度形式——市政体制。以上材料反映了西欧的哪一现象 (1.0 分)
A. 城市自治
B. 庄园兴起
C. 教皇体制
D. 出现大学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9#
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
①司法特权 ②免赋税特权 ③经济特权 ④教育自主权 (1.0 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0#
西欧大学的兴起,曾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以下对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1.0 分)
A. 拥有一定的自治地位
B. 得到教皇和国王的支持
C. 享有一定的司法特权
D. 课程不受基督教会影响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1#
有学者说:中世纪留给现代社会的最有价值和最丰富的遗产之一——大学,充满了现代精神。“现代精神”主要指大学 (1.0 分)
A. 获得教会支持
B. 具有自治地位
C. 建立教师行会
D. 实行精英教育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2#
西欧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当时,大学课程的设置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能影响大学课程设置的是 (1.0 分)
A. 基督教会
B. 国王
C. 方丈
D. 庄园法庭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3#
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 ) (1.0 分)
A. 希腊罗马古典著作的传播
B. 阿拉伯文化的传入
C. 大学的兴起
D. 城市的兴起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4#
13世纪,西欧大学享有自治地位,在不违背正统教义的情况下,大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有相当大的自主权。这主要体现了大学享有 (1.0 分)
A. 免赋税特权
B. 司法特权
C. 教育自主权
D. 教会法豁免权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5#
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1.0 分)
A. 大学的兴起
B. 改造形成了阿拉伯数字
C. 城市的复苏
D. 中国印刷术的普遍推广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6#
下列各项与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有关的是
①国王和教会的支持 ②城市的自由和自治
③选拔官吏的需要 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0 分)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7#
中世纪,人们为发展工商业纷纷创办私立城市学校与此相应,一个新的职业塾师阶层形成,他们以教育为职业。材料说明( ) (1.0 分)
A. 大学创办之初享有不同程度的特权
B. 创办大学成为有利可图的选择
C. 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
D. 神学和以神学为基础的专业受到冲击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8#
对违背法律的学者和学生进行处理,不受所在地司法当局的干涉,当教师或学生与外 人发生诉讼时,也由大学教授审理案件。这说明欧洲中世纪大学享有( ) (1.0 分)
A. 免赋税特权
B. 教育自主权
C. 司法的特权
D. 完全自治权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9#
13、14和15世纪的英国主教在牛津或者剑桥受过教育的比例分别为50%、 70%和90%左右。这从侧面说明了( ) (1.0 分)
A. 教师行会的成立对大学诞生的作用
B. 大学得到教会的支持
C. 牛津大学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
D. 中世纪城市工商业发展缓慢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0#
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1.0 分)
A. 哲学的兴起
B. 教会的兴起
C. 城市的兴起
D. 大学的兴起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1#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步形成,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他们成为早期资产阶级的是( )
①大手工业作坊主②工人③商人④银行家 (1.0 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2#
西欧工商业城市兴起的意义在于( ) (1.0 分)
A. 使西欧封建社会空前繁荣
B. 有力地维护了手工业者的自由
C. 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
D. 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使之成为世界领袖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3#
从11世纪起,一些城市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人公会,以及市政当局,打破教会几百年来对教育的垄断,自发地创办了世俗学校。在这些世俗学校和主教学校的基础上开始出现大学。由此判断大学的兴起是由于 (1.0 分)
A. 教会势力的衰落
B. 社会经济的发展
C. 城市市民的斗争
D. 庄园经济的瓦解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4#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1.0 分)
A. 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B. 阿拉伯文化传入西欧
C. 大学的兴起
D. 文艺复兴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5#
一幅图上描绘人类求知过程的“知识山”,向上分别是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顶峰则是神学。“知识山”最有可能出现在( ) (1.0 分)
A. 公元2世纪的罗马
B. 公元7世纪的日本
C. 公元8世纪的阿拉伯
D. 公元12世纪的巴黎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6#
有专家在研究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时说:“大学的形成对中世纪城市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刺激了城市的贸易,另一方面大学使所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一步吸收新的居民,而在当时居民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志之一。”下面对此叙述的理解有误的是( ) (1.0 分)
A. 大学的形成刺激了城市的贸易
B. 大学的形成促成了城市自治
C. 大学的形成使城市的影响力扩大
D. 大学的形成促使城市更加繁荣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7#
有史学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 (1.0 分)
A. 教权削弱和文艺复兴开始
B. 城市复兴和市民阶层产生
C. 经济发展和世界市场开辟
D. 旧制度危机和资产阶级革命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8#
牛津大学成立于11世纪晚期,牛津大学以“主为我的明灯”为校训。早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牛津就已经成为一个培养牧师、探讨学问的中心。校园内的圣玛丽教堂已经有近千年历史。材料说明( ) (1.0 分)
A. 中世纪文化教育受基督教影响
B. 教皇权力凌驾于国王权力之上
C. 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
D. 基督教会占有大片土地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9#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下列文明成就与文明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1.0 分)
A. 儒略历——希腊城邦
B. 《罗马民法大全》——罗马帝国
C. 牛津大学——中世纪西欧
D. 《医学集成》——拜占庭帝国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0#
中世纪的西欧,出现了许多教师私人办的大学,巴黎的教师们自发组织了教师行会,开创“教授治校”的先河,这一时期大学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1.0 分)
A. 西欧城市复兴,工商业迅速发展
B. 社会经济日益复杂,增强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求
C. 封建统治者和教会对教育的支持
D. 学校实行自治制度,完全摆脱了基督教会束缚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1#
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师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而是按教会法规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大学法庭独立审理。这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拥有 (1.0 分)
A. 教育自主权
B. 免赋税特权
C. 司法特权
D. 言论自由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2#
为了抵制教会和王权的干预,教师组织了“教师行会”,开创了西方大学“教授治校”的传统。这一情形出现在 (1.0 分)
A. 博洛尼亚大学
B. 巴黎大学
C. 牛津大学
D. 哈佛大学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3#
11世纪左右,随着财富的增长和大规模贸易活动的开展,人们对法学的狂热直接导致波隆那大学的兴起。材料表明大学的兴起 (1.0 分)
A. 受基督教会的影响
B. 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C. 是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D. 使大学享有司法特权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4#
大学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学校,又是学术研究的场所。下列各项中,与西欧中世纪大学产生有关的是
①国王和教会的支持 ②教师和学生行会出现
③城市的自由和自治 ④国家选拔官吏的需要 (1.0 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5#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什么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1.0 分)
A. 城市的兴起
B. 大学的兴起
C. 基督教的兴起
D. 市民阶层的兴起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6#
中古时期亦称中世纪,泛指世界范围内5—15世纪末的历史,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计算,直到东罗马帝国的灭亡。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1.0 分)
A. 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 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
C. 查理·马特改革在西欧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D. 法兰克王国的君主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7#
假如你是一位在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中任教的教师,不可能遇见的情况是 (1.0 分)
A. 你私人创办的学校必须从教会那里得到授课许可证
B. 你听说巴黎的教师组成了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
C. 你和你的学生享有司法特权,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
D. 你的学生们入学后要先上专业课程,再上基础课程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8#
中世纪的西欧出现了许多教师私人办的大学,巴黎的教师们自发组织了教师行会,开创“教授治校”的先河,这一时期大学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1.0 分)
A. 学校实行自治制度,完全摆脱了基督教会的束缚
B. 社会经济日益复杂,增强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求
C. 封建统治者和教会对教育的支持
D. 西欧城市复兴,工商业迅速发展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9#
被誉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1.0 分)
A. 中学的兴起
B. 教师行会的建立
C. 大学的兴起
D. 基督教会的建立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00#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一句话。下列对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1.0 分)
A. 当时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一些
B. 城市属于国家,由国王委派官吏进行管理
C. 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受领主的剥削
D. 城市居民通过斗争,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总分:100分 及格:60分 时间:100分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未答题:
已答题:
0
答错题:
提交试卷
暂停计时
上一题
下一题
显示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