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中学教育集团] 巴蜀中学集团校2022年国庆期间(历史学科)作业活动方案

    [复制链接]
啊棒 发表于 2022-10-7 13:08: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读书期间就因街头请愿被迫辍学。他与战友⼀起打响宜昌武装暴动第⼀枪。⾰命低潮期,他以⼈⼒车夫⾝份为党组织传递情报。国民党搜捕时,他装扮成敌军副官帮助同志脱险。他被反动派杀害时,年仅24岁。他就是张逸凡。

张逸凡,1904年出⽣于重庆垫江。1922年考⼊国⽴北京⼯业⼤学,因为受到了马列主义的熏陶,积极投⾝⾰命活动。1924年,张逸凡加⼊了中国共产党。

⼤学期间,张逸凡和同学⼀起创办进步期刊《涪陵⽉刊》,宣传进步思想,传播⾰命信仰。张逸凡对⾰命有着⾃⼰的想法,他认为要改变当时社会的腐朽,只靠“调和”和“改良”是不⾏的,必须⾰命。

⼼怀使命、信仰不移。⼀直坚持⾰命⽃争的张逸凡,不仅⾃⼰努⼒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还组织同学⼀起学习。1926年,张逸凡因参加北京总⼯会的街头请愿,⽽被反动当局盯上,被迫辍学离开北京,经组织安排来到武汉⼯作。

来到武汉宜昌,张逸凡的⾰命热情更加⾼涨。不仅深⼊宜昌的学校、⼯⼚,⼴泛发动民众参加⾰命,更冒着巨⼤的危险,四处奔⾛,为整顿和恢复湖北鄂西党组织⽽竭尽全⼒。随着国共合作的破裂,反动军警开始疯狂逮捕和屠杀⾰命志⼠,张逸凡和同志们的处境更加危险,只能转⼊地下。⽆论在何种情况下,张逸凡永远都是⾰命的⽃⼠。在政治环境极其⿊暗恐怖的时刻,他毅然坚持⽃争。⼤⾰命失败后,张逸凡毫不犹豫地接受组织安排,与其他同志⼀起前往艰苦的鄂西,秘密发展党组织,为武装暴动做准备。

1927年,张逸凡组织发动“⽡仓暴动”,打响了宜昌地区武装暴动的第⼀枪。之后,张逸凡继续深⼊农村,发展党的组织,训练⾰命武装⼒量。尽管从“⽡仓暴动”开始,之后的⼀系列武装暴动都因为敌⼈的残酷镇压⽽失败,但张逸凡和同志们以顽强的⽃志和不屈的精神,唤醒了民众的思想,为⾰命播下了⽕种。

⾰命转⼊低潮后,张逸凡也迅速适应形势,改变了⽃争的⽅式。以⼈⼒车夫的⾝份作为掩护,张逸凡为党组织传递了很多重要的情报。

1928年6⽉,国民党反动派对宜昌的⾰命同志⼤肆搜捕,为保护同志,安排⼤家安全转移。张逸凡不顾⾃⾝危险,装扮成敌军副官,深⼊虎⽳,勇闯虎⼝。并在同志安全脱险以后,继续潜伏在敌⼈中间,做策反⼯作。1928年9⽉,由于叛徒出卖,张逸凡被捕。虽受尽了各种酷刑,但张逸凡始终坚守⾰命⽓节,宁死不屈,最终被杀害于宜都市城外的清江河畔,年仅24岁。

张逸凡善于在艰难困苦中打开⼯作局⾯。他心怀使命,信仰不移,哪怕被捕,受尽各种酷刑,也始终坚守革命气节,宁死不屈。他将生命都奉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我们要学习他不畏艰险,迎难⽽上的精神,为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重庆鲁能巴蜀中学高2024届王怡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周子阳 发表于 2022-10-7 13:09: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新巴蜀中学   初一九班   周子阳
     读邱少云英雄事迹有感
    天还没有亮,邱少云所在的连队就摸黑潜伏在了敌人控制中的391高地以下的山坳里。一直潜伏到了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直射着地面。敌人有一些不放心,便向邱少云所在的地方丢了一颗燃烧弹。火恰好烧到了邱少云身上,火焰就如同一只猛兽向他扑去。可邱少云为了不暴露,在草里一动不动。硬生生被火烧了30多分钟。在这30多分钟里,他承受了多大的痛苦啊!但是他为了战友们的安全,为了能成功完成任务,依旧默默在草丛里潜伏着,也没挪动一寸地方。看到这里,我的心中一阵感动,要知道,我们平时要不是被火烫伤了,或许就只是被烫了一下。便会大呼小叫,泪水在眼珠子里直打转。可是他呢?在熊熊烈火中坚持了30多分钟,没有发出一点动静。
   邱少云叔叔,您就安心吧。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强大了起来,再也不会受其他国家的欺负。这一切,都是你们用生命换来的。
      读了邱少云的故事,我的心里可谓是感慨万千。我们应该感谢先辈们,他们牺牲自己,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珍惜当下,勿忘国耻,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只有我们努力学习,才能使国家更加强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刀削苹果 发表于 2022-10-7 13: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革命精神代代传(鲁能巴蜀中学初2025届38班欧阳峻熙)

革命精神代代传(鲁能巴蜀中学 初2025届38班 欧阳峻熙).docx

212.99 KB, 下载次数: 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刘强 发表于 2022-10-7 13: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点击此处下载

查看状态:已购买或有权限

您的用户组是:游客

文件名称:缅英魂 塑信心 毅前行.doc 
下载次数:44  文件大小:2.32 MB 
下载权限: 不限  本站资源可能会跳转到网盘下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零点 发表于 2022-10-7 13:11: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市合川区北新巴蜀中学2024级8班赵思睿
IMG_20221007_12191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池青岭 发表于 2022-10-7 13: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作业

初2025届9班 池青岭.docx

11.61 KB, 下载次数: 33

历史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时来运转 发表于 2022-10-7 13:15: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新巴蜀中学初一十二班李雨珈……《傅列读后感》
IMG_20221007_13133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Rebkcyshal 发表于 2022-10-7 13:18: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信仰之火永不灭
166511984705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宋思贤 发表于 2022-10-7 13: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川博物馆观察报告(宋思贤 鲁能巴蜀高2024级2班)
请点击此处下载

查看状态:已购买或有权限

您的用户组是:游客

文件名称:建川博物馆观察报告(高2024级2班宋思贤).docx 
下载次数:28  文件大小:897.29 KB 
下载权限: 不限  本站资源可能会跳转到网盘下载!




[size=22.0000pt]建川博物馆参观报告
让历史告诉未来
[size=12.0000pt]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
[size=12.0000pt]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

第一站:重庆抗战兵工旧址
兵工署第一工厂,其前身为汉阳兵工厂。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屡遭列强坚船利炮欺凌。在洋务运动影响下,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兵工企业,汉阳兵工厂即是这一时期由张之洞倡办起来的。
抗日战争时期,第一工厂被迫历经两次大的搬迁。先后由湖北汉阳搬迁至湖南辰溪,再由辰溪搬迁至重庆九龙坡区鹅公岩。工厂依江傍山开凿山洞,建厂投产,为抗日战场源源不断地供应武器装备。新中国成立后,工厂改名为建设机床制造厂,历经发展变化,现为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国防工业和经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第一单元
外强凌辱,洋务军兴
晚清政府闭关锁国,固守封建落后的手工业作坊,使中国火器与西方火器的差距越来越大。鸦片战争后,中国屡遭外国列强坚船利炮的攻击,备受凌辱。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洋务派兴办兵工厂,使中国的兵器发展进入了近代兵工的历史阶段。汉阳兵工厂是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的主要兵工厂长,规模大,技术力量强,兵器的产量和质量居于全国兵工厂前列。
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4208\wps1.png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4208\wps2.png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4208\wps3.png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4208\wps4.png 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4208\wps5.png       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4208\wps6.png

第二单元
战时内迁,重庆建厂
抗战初期,日军不断进逼中国内陆地区,汉阳兵工厂遭受巨大威胁。在坚持军工生产支援抗战的同时。为谋求生存,在极度艰难的环境下被迫辗转完成两次大的搬迁壮举,最终选址重庆鹅公岩扎根复建,积极投产,为中国抗目战场源源不断地供应武器,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4208\wps7.png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4208\wps8.png
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4208\wps9.png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4208\wps10.png











第三单元
战后重组,振兴经济
兵工署第一工厂历经百年历史风雨,承担起强兵富国、抵御外辱的历史重任,完成了社会更替、振兴国家的历史使命。披荆斩棘一路走来,终将开创更加辉煌的明天!

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4208\wps11.png       
2站:抗战文物博物馆

是一面印满抗战老兵红手印的墙,这里的老兵有国军的,也有八路军的。但在那个澎湃的年代,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军人在这里不分政治,只有国家
老兵老矣,但他们的手仍然坚硬,他们的手曾经握得起命运,如今却无法握住,时光他们一个个正在渐渐远去,于是我想到要让这些功勋卓著的手留存下来,在历史上长留下来,以表彰国勇士警示后代抗战时期正是无数双手握着大刀,长矛掷手榴埋地雷炸碉堡,保卫了我们的国家,拯救了我们的民族
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4208\wps12.png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4208\wps13.png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4208\wps14.png
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4208\wps15.png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4208\wps16.png
103岁的抗战老兵孙庭江在采访时说:我要多活几年,替他们多看看祖国的强盛。回看历史,多少英雄曾用呐喊唤醒民众,用脊背扛起重量,用手掌撑起人间,用牺牲成就盛世。铭记历史,继续创造新的历史,这是新时代新青年赓续先烈精神的历史责任。
1949年那面非同寻常的红旗伴着国歌抵达最高处时,人民的欢呼声响彻大地。虽历经百年,但在这一天这只雄鹰又重新站起来了,血液奔腾,高声呼鸣,东方红日又重新升起。这红日是无数志士们用他们沾满鲜血的手捧起的。在那段无比漫长的黑夜是一点点星光的汇聚,照亮了这片大地,那些举灯的人,挥舞双臂高呼,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他们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才托起了这个国家的未来。爱国是一种不计得失的深情,是一个岿然不动的信念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青年在时代洪流前不约而同走在一起,为了救国,十几岁的少年也扛起枪支,奔赴战场,直面死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正是这种爱国精神,让无数中华儿女为民族振兴前仆后继,虽千万人吾往矣。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们只要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火炬。当千千万万的人亦是如此,我们也将撑起祖国的脊梁,托起这一轮闪耀的太阳。
    这泱泱华夏,历经沧桑仍散发光芒,让我们点燃这信仰之火,让那光芒冲天直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飘然 发表于 2022-10-7 13:18: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飘然 于 2022-10-7 16:47 编辑

        国庆期间,我去参观了曾家岩50号周公馆,我深有感触的。
        身为国共南方局在市内的办公地点,曾家岩所在街道遍布国民党政府,日夜监视着我们,但先辈们即使这样,也坚持为当时的战争而奋斗。
  
                鲁能巴蜀 初2025级29班  刘瀚文
B9BD9D1A-5999-41DA-AF49-6766D1A111B8.jpeg
B9BD9D1A-5999-41DA-AF49-6766D1A111B8.jpeg
77CDD8D0-0065-47F3-8A46-C50812CBB6C6.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7关注

23粉丝

270帖子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智学课程网

官方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全国服务热线:

18883312668

运营中心:重庆市江北区、广东省惠州市、江西省赣州市

QQ群:3451268

Email:zxkcw@qq.com

Copyright   ©2020-2023  智学课程网  Powered by©zxkcw  技术支持:圆月科技     ( 渝ICP备1400807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