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阅读中心 A-AA+ 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朗读 手机

             

季氏篇第十六

《论语》(原文译文注解) by 孔子

2021-8-10 12:54

  本篇多章都不称“子曰”而称“孔子曰”,所以一般认为不是 孔子弟子所记,但本篇内容仍涉及孔子的政治、教育、道德思想 等。全篇原文共14章,本书选12章。
  且看侵略者的逻辑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 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③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4)”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⑤有言曰:‘陈力就列(6),不能者止。’危而 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7)矣?且尔言过矣,虎咒(8)出于柙(9), 龟玉毁于椟(10)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11)。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 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12)。盖均无贫,和无寡, 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13)以来之。既来之,则安 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 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频臾,而在萧墙(14)之内也。”
  【注释】
  ①颛(zhuan)臾:鲁国的附属国,在今山东费县西北。②有事: 《左传·成公十二年》说:“国之大事,在把祀与戎。”所以,这里的有事即指用 兵(戎)。③尔是过:“过尔”的倒装,“是”字在这里起倒装的作瞅。 “过尔”即责备你(你们)。“过”在这里作动词用。④东蒙:即蒙山,在 今山东蒙阴县南,接费县界。(5)周任:古代的一个史官,有良史之称。 (6)陈力就列:陈力,贡献力量;就列,就任职务。(7)相:辅佐。 (8)咒(si):一种类似野牛的独角怪兽。③柙(xia):关野兽的笼子。 (10)椟(du):匣子。(11)费:季氏的领地,在今山东费县西南, (12)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原文作“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 而患不安”,一般根据下文“均无贫”、“和无寡”认为原文有错,所以改正。 (13)文德:礼乐仁义的政治教化,(14)萧墙,国君用的屏凤。臣下见国 君,一到屏风前就会肃然起敬,所以叫做“萧墙”(“萧”字从“肃”得声). 萧墙之内本指国君,这里用来代指朝政。
  【译文】
  季氏将去攻打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就要对颛臾用兵了。”
  孔于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们吗?那颓臾是前代君 王封在东蒙山主持祭祝的,并且在鲁国的疆界之中,是国家的臣 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冉有说:“季氏要这么做,我和子路都不想这么做。”
  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能够贡献力量,这才任宫 就职,如果不能,就辞职不于。’主于遇到危险却不扶持,将要摔 倒了却不搀扶,那要你们这些辅佐的人千什么呢,何况你的话也 是站不住脚的。老虎咒牛从笼子里跑了出来,龟甲美玉在匣子中 毁坏了,到底该怪谁呢?”
  冉有说:“现在那颛臾,国力强固又离费地很近,今天不把它 攻取,今后一定会成为子孙后代的忧患。”
  孔子说:“冉求!君子最痛恨那种不直说想要做什么却一定要 找些借口来掩饰的人。我听说,无论是有国的诸侯还是有家的大 夫,不怕贫穷,就怕财富不平均;不怕人少,就怕动乱不安。财 富平均就无所谓贫穷,团结和睦就不怕人少,安定就不会倾覆。正 因为这样,所以远方的人不归服,就修养礼义仁德来招引他们。一 旦他偿来了,就要好好安顿。现在你们二人辅佐季氏,远方的人 不归服却不能招引,国家分崩离析却不能守护,反而想在国境以 内发动战争。我恐怕季氏的忧患不颛颓臾,却在朝政之中哩。”
  【读解】   
  过一段文字较长,有好几个要,点值得我们注意。
  首先是做臣下的职责问题。
  冉求和子路一起在季氏那里做家臣。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季 氏是鲁目的豪门贵族,势力甚至超过了国君。现在为了进一步扩 大自己的势力,又想去攻打紧邻自己领地的颛臾。这当然是不正 义的战争所以孔子一听说这事就谴责冉求和子路没有尽到责任。 冉求推卸责任说:“那都是长官的意思,我和子路都是不同意的, 可有什么办法呢?孔子于是针锋相对地批评说:“任一份职就要 尽一份力,辅佐别人就要尽心竭力。见到主人有危险而不知尽忠, 眼睁睁地看着他往火坑里跳,往山崖下掉却袖手旁观,这难道是 正确的态度?何况,老虎兕牛出了笼子,龟甲美玉毁在了匣中, 这难道正是管理者的责任吗?”
  其实,不只是做臣下辅佐君王大夫如此,就是我们今天从事 各种职业也同样是如此。在《宪问》篇里,孔子曾经说过“不在 其位,不谋其政。”那么,现在他说的意思就是“在其位,谋其 政”了。即使使用我们今天并不那么先进的话说,起码也是,‘拿一 份钱。做一份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那钟也得撞响才是啊!
  由于孔子的批评抓住了要害,使冉求、子路难辞咎,所以, 冉求只好实话实说了。他说:“不是我们存心要消灭那颛臾,而是 因为它日渐强大,又直接对季氏的领地构成威胁,现在不消灭它, 今后就会成为季氏的大患啊!”可见冉求实际上已是参与了季氏的军 事谋划的,却不料他这一说,又正好暴露出自己的一个大问题。孔子 一针见血,马上批评他说:“君子最痛恨那种不直说想要做什么 却一定要找此借口来掩饰的人。”因为在孔子看来,冉求的说法纯粹 是侵略者的强盗逻辑。明明是自己要去侵略、消灭人家,却找 借口说是因为人家对自己构成威胁。这正如20世纪日本军国主义 者侵略中国却说成是要搞“大东亚共荣圈”一样。总之是心里明明 想的是一样,口里却装模作样地说成是另一样。把本意埋藏起来, 却另编一套理由作为掩饰。这种人,用我们今天流行的成都 方言就叫做“假打”,或者说是伪君子。
  这是我们在这一段文字中应该注意的第二个要点。
  第三个要点是孔子接下去所做的下面阐述,实际上是说的均 贫富,讲稳定,求发展的治国方略,既包括内政也包括外交,既 涉及经济也涉及政治。其中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的贫富思想。 他的这种思想当然不同于共产主义,而具有平均主义的色彩。因 为他“不患贫”而共产主义却是“患贫”--消灭贫穷的主义。 当然,历史地看,孔子的均贫富思想仍然具有积极意义。至少,它 成为后世不少农民起义的口号和目标。
  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后,孔子又针对冉求和子路的问题进行了 批评,最后指出季氏的真忧患恐怕不在颛臾等什么外在力量上, 而是在自己的内部朝政方面--“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这就是名言“祸起萧墙”的来源。
  通览整段文字,我们不得发出感慨:圣人的思想可真是博大精深 啊!就“季氏将伐颛臾”这一件事情上,就可以见他思想的光辉,小至 说话做事,大至治国平天下,都使我们不无都益,深受高层启发。这还有 什么可说的呢?圣人就是圣人罢! 
  ------------------

  礼乐征伐自谁出?
  【原文】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1)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②不失矣;自大夫出,五 世希不失矣;陪臣③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 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④不议。”
  【注释】
  (1)礼乐征伐:指制作礼乐及发令征伐的权力。②希:同,‘稀,很少。 ③陪臣:大夫的家臣。④庶人:老百姓。
  【译文】
  孔子说:“世道清明,那么制作礼乐和发令征伐的权力都出自 天子。世道混乱,那么制作礼乐和发令征伐的权力都出自诸侯。出 自诸侯,大约传至十代很少有不失去的;出自大夫,传至五代很 少有不失去的;大夫的家臣操纵了国家的政令,传至三代很少有’ 不失去的。世道清明,那么政令就不会出自大夫。世道清明,那 么老百姓就不会议论政治。”
  【读解】   
  这一段既可当历史读,又可当历史哲学读,反映了孔子对于 他所处的那个历史时代的总结和看法。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就是中央发号施令,各地执行,是一种正 常的中央集权制统治,也是社会稳定的象征之一。所以孔子把它, 作为世道清明的体现。在孔子的眼中,西周的时代就是这样一个 时代。
  “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就是中央失去了集权,已不能够发号施令, 或者说发号施令已不起作用。倒是各诸候国,也就是各地方势丸 占了上风,自行其是,既制作礼乐又发令征伐,把中央甩在一边 形同虚设。东周时代大致就是这个样子。
  至于说自大夫出,甚至自大夫的家臣出,那更是变乱的时代、 变乱的国家了。孔子自己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春秋末期)、这 样一个国家(鲁国仲孙、叔孙、季孙三大夫操纵国政,甚至连季 氏的家臣阳虎都操纵了鲁国的国政)。   一方面,政权从天子下移到诸侯,乃至于大夫、大夫的家臣, 这是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另一方面,越演变节奏越快,斗争越 尖锐激烈,所以,诸侯还可以传十代,大夫就只能传五代,到大 夫的家臣,就更是只能传三代甚至更短了。这也是一个规律。
  孔子既看到了这种变化,也承认这种变化的客观性,但就主 观思想和主张来说,他当然是反对这种变化的,所以他又说:“天 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大夫当政,这岂不是名不正言不顺吗? 更进一步,“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老百姓谈论国政不是好事 情,也不是个好兆头。因为,大家如果生活得很自在,是绝不会 去议论朝纲,指点江山的。而一旦到了大家议论纷纷时,即便你 到处都贴了“莫谈国事”的通告,也同样是止不住的。止不住就 会出问题,民怨鼎沸,政权易位,天下大乱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

  朋友有益还是有害?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 矣;友便辟②,友善柔(3),友便佞(4),损矣。”
  【注释】
  (1)谅:信。“谅”有时特指小信,如《卫灵公)篇说:"君子贞而不谅。" “谅”与“贞”相对,指小信。但这里却泛指守信,无大信、小信的区别。 ②便(pian)辟:诌媚逢迎,主要指举止行为方面。③善柔:假装和 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4)便佞:花言巧语,主要指言谈方面。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与正直 的人交朋友,与守信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 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两面三刀的人交朋友,与花言 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读解】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世界上恐怕找不出一个完全没有朋友的人吧?就连那飘流在 孤岛上的鲁滨逊,不也有一个土人“星期五”作朋友吗?   但是,朋友有好有坏,有真正知心,遇事愿为你两肋插刀的 朋友;也有虚情假意,遇事在你背后插刀子的朋友。
  那么,到底哪些朋友好,哪些朋友坏呢?这是我们大家都时 常感到困惑,时常感到苦恼的一个问题。
  那就仔细琢磨琢磨圣人的话吧,再回过头看看你身旁--
  到底哪些是益友?哪些是损友?
  “损友敬而远,益友亲而近。”
  不用多说,你也知道该怎么办了罢。
  ------------------

  快乐有益还是有害?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1)礼乐,乐道(2)人之善, 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3)游,乐宴乐,损矣。”
  【注释】
  ①节:节制,制约,调节,②道:说。③佚:同“逸”,过分。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得到 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讲别人的的好话为快乐,以交了不少有益 的好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纵作乐为快乐,以游荡忘返为 快乐,以大吃大喝为快乐,是有害的。”
  【读解】   
  概括起来说,精神的心灵的快乐是有益的,物质的感官的享 乐是有害的。
  圣人禁欲吗?
  不禁。有“食不厌精,烩不厌细”为证。(《乡党》)
  只不过,第一,不能一味追求感官享乐,不能过分,第二,二 者不能得兼时,以心灵的精神外快乐为追求,而舍弃物质的感官 的享乐。所以才有“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 的情况。
  像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有谁能够听巴赫、贝多芬的古典音乐 而三个月不知回锅肉是什么味道呢?
  事实上,我们今天的不少人正是以游山玩水,大吃大喝,纵 情于声色为快乐的啊。圣人说这些都是有害的,又有多少人听得 进去呢?
  ------------------

  把握好说话的时机
  【原文】
  孔子曰:“待于君子有三愆①: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 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②。”
  【注释】
  ①愆(qian):过失,②瞽(gu):瞎子。
  【译文】
  孔子说:“陪君子说话容易有三种失误:还没轮到自己说话却 抢先说了,这叫急躁;轮到自己说了却不说,这叫阴隐;不察颜 观色而说话,这叫瞎子。”
  【读解】   
  这里的君子指长官、前辈等,用朱熹的解释,指“有德位之 通称。”其实,就是一般朋友。同学、同事之间说话,这里的几点 也都是适用的。
  孔子所指出的三个毛病,的确也是我们一般人容易犯的,第 一个毛病是急躁而爱出风头,没有耐心听人说话的涵养,对于一 个领导者来说,这一点尤其致命,第二个毛病是阴隐,该说话的 时候不说,给人以城府很深,人很阴的感觉,尤其容易失去朋友。 第三个毛病是不长眼睛,说话不看人家的反应,只顾自己说得痛 快,得罪了人自己还不知道,这是炮筒子一类的人,尤其不能做 与人交往、接待、洽谈等方面的工作。
  好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六月寒。
  如何把握好说话的时机,这的确是非常重要的。
  孔子周游列国,劝说君王,所以对如何与达官贵人们说话很 有心德,很有体会。从一定意义上说,这里的一段话正好是他的 经验之谈。对我们来说,当然不仅仅是对付达官贵人的问题,诸 如商务谈判、公关工作、一般社交,都需要掌握谈话的艺术。孔子 的经验之谈不是正好提供给我们借鉴吗?
  ------------------

  人生三戒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 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中得。”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戒忌:年少的时候,血气尚未稳定,要 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旺盛刚烈,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 已经衰弱,要戒贪得无厌。”
  【读解】   
  人生三戒。
  少年时戒的是性的问题。就像我们今天戒黄色读物和影视对 青少年的影响一样,主要是希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减少青少年 犯罪,增进社会稳定。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不 为中、老年时代留下身体方面的祸根。不少人中、老年时代时的疾病 都是青少年代纵欲过度而埋下的病根。
  壮年时戒的是斗的问题。这里的斗不是指打架斗殴,而是指 精神方面的争强斗胜。时时处处都打跨人家,而让自己出人头 地,高人一等。这是典型的中年人的毛病,多半也会种下冠心病 之类的病根。
  老年人戒的是得的问题。这里的得是指贪得无厌,许多人 有一种看法,就是人越老越吝啬,越老越贪婪。不知这是不是一 种偏颇的看法,但这方面的故事也的确有很多就是了。 好在圣人一共也只提出了人生三戒(而不像猪悟能那样“ 八 戒”),而且三戒还处于人生三个不同的阶段。所以,对每个人来 说,随时需要做到的实际上也就只有一戒罢了。
  问题在于,怎么戒?
  朱熹《论语集注》引范氏的话说:“少未定,壮而刚,老而衰 的是血气;戒于色,戒于斗,戒于得的是志气。君子养其志气,故 不为血气所动。”这实际上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持其志,无暴其气。” (《孟子·公孙丑上》用志气去控制血气。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用理性的缰绳去约束那情感和 欲望的野马,达到中和调适。
  别乱跑啊,你那奔突的马!
  ------------------

  该不该有所畏?
  【原文】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①,畏圣人之言。小人 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2)大人,侮圣人之言。”
  【注释】
  ①大人:指地位高的人或德行高的入,这里两方面的意思部有。(2) 狎(xia):态度不庄重的亲呢。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德行高 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而下敬畏,轻佻地对待地 位高、德行高的人,轻侮圣人的。”
  【读解】   
  一个人该不该有所畏 ?
  有一句话说:“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这句话作 狭义的理解是有道理的。但如果作广义的理解,像有些人所认为 的那样,指一个人应该天不怕,地不怕,没有什么可畏惧的,那 就不一定妥当了。 试想,没有什么可畏惧的,岂不是连走私贩毒,杀人越货,铤 而走险都不怕了吗?
  那我们拿这个人可真是难办了!
  所以,一个人总不是要有所畏才好。
  敬畏天命,敬畏大人,敬畏圣人之言,这是孔子所要求我们 的。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三大方面的问题:天命关于信仰,大人关 于社会规范,圣人之言关于思想权威。一个人有了这些敬畏、信 仰就会有所皈依,生活就会有所规范,思想就会有一个中心。在 此基础上活着,生活才会觉得有目的,人生才会感到有意义,一 切的事业感、成就感,才会油然而生。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这 些敬畏,这些信仰、规范和中心,那就会恣意妄行,无视社会思 想和行为规范,无所不为,无恶不作,因而是非常危险的。
  这大概就是有所畏的哲学,有所畏的辩证法吧。
  ------------------

  天才、勤奋者与懒汉
  【原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学之, 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 一等的;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 的人是最下等的了?”
  【读解】   
  这是根据天赋和学习态度来划分的四个等级。 生而知之者是智力最上等钓人,具有非凡的天赋,也就是我 们今天所说的天才人物。 因而知之者是一般勤奋好学的人,天赋虽然没有什么特出的 地方,但通过刻苦学习仍然可以读大学,做研究生等成为有用的 人才。这是第二等级的人。 困而知之者是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才知道努力学习的 人,“书到用时方恨少。”这种人,作个不恰当的比拟,有点像我 们今天读电大,成人自修大学或职工夜大一类学校的人。按照孔 子的看法,属于第三等级的人。 最后还有一种困而不学的人。明明已经在生活与工作中感到 非常困难了,却仍然不愿意花,久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上,而是以滥 为滥,打牌喝酒“混”日子。这种人,按照孔子的看法,是属于 最下等的不可救药的人。 既然有这样四个等级的划分,那么,孔子自己属于哪个等级 的人呢?以我们的看法,他当然应该属于天才的级别,是生而知 之的了。可他自己却并不这样认为,在《述而》篇里,他曾说过: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可见,他自己排队是 在第二个等级里,也就是学而知之的人。 圣人如此,我们自己对号入座,又该属于哪一等呢?
  ------------------

  君子的九种思虑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 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1),见得思义。”
  【注释】
  (1)难:指患难,引申为后果、后患。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思虑:看的时候要想想看清楚了没有; 听的时候要想想听明白了没有;侍人的脸色要想想是否温和;对 人的态度要想想是否恭敬;说话要想想是否忠诚;做事要想想是 否认真;有了疑问要想想怎样向人请教;遇事发恕时要想想后果; 有利可得时要想想是否正当。”
  【读解】   
  这九种思虑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颜渊》)一样,都是规范一个人言行的顶上功夫,在一定 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儒教的清规戒律。 “
  试想,一个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一视一听都要自我 省察一番,想想对不对,那不是活得太累了吗?
  因此,从理论上说,这九种思虑都是非常有道理的,也是很 有必要的,但当你真正面对现实,尤其是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 现代生活时,就会感到要真正履行起来是相当困难的。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实行起来很困难就完全否定它们或者置 诸脑后不予理睬,九种不能实行,就是实行其中一二种也是有好 处的啊。比如说“忿思难”,当你发怒时想想后果;又比如说“见 得思义”,当你有得可得时想想是不是不义之财。起码在我们这个 时代不是非常适用的告诫吧。君不见,街头巷尾,打架斗殴而酿 成严重后果,往往不就是起因于一件非常小的事端吗?结果 就造成孔子在《颜渊》篇里指出的那种情况:“一朝之忿,忘其身, 以及其亲,”不仅害了自己,而且也连累到家人。这岂不是很糊涂 吗?再说“见得思义”的问题。那众多断送前程或晚节不保的贪 污受贿者,不就正因为在有利可得时没有想一想是不是不义之财, 是不是不应该得,不应该拿吗?当然,也许想过,也许当时就知 道是不义之财,不应该得而仍然得了,那就是蓄意犯罪,早已不 是君子而是小人了,超出了我们讨论的范围。
  总而言之,凡事还是多想一想,思虑思虑为好。
  ------------------

  独善真身与用行舍藏
  【原文】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①,见不善如探汤②;吾见其人矣,吾闻 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 也。”
  【注释】
  ①如不及:好象赶不上似的,形容急切追求。②探汤:探,用手试; 汤,滚烫的热水。
  【译文】
  孔子说:“见到善就如同赶不上似的急切追求,见到不善就如 同用手试开水一样急忙避开;我见到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 的话。隐居以保持自己的志向,行仁义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我听 到过这样的话,但没有看到这样的人。”
  【读解】   
  这里展示的是两种人生态度,两种处世哲学:前一种是独善 其身的人;后一种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尽心上》的人,或者用孔子自己的话来说叫做“用之则行,舍 之则藏。”(《述而》)
  发  两种人都不错。但孔子认为前一种还比较容易做到,所以说 他不仅听到过这种说法,也确实见到过这种人。后一种则不容易 做到,所以说他只听到过这种说法,但却没有真的见到过这种人。 其实,孔子也不是完全没有见到过这种人。在《公治长》篇里,他 曾评论南容时:“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并把自己 的侄女儿嫁给了他。在《卫灵公》篇里,他又评论卫国大夫蘧伯 玉,说他“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些人都是他见 过的。甚至在与颜渊谈到“用之则行,舍 之则藏。”的处世态度时, 他还说“惟我与尔有是夫!”(《述而》)认为只有他和得意弟子颜 渊能做到这样。当然,所有这些人,包括他自己和颜渊,都有做 的程度不同,尤其是,往往是有这种处世态度,但不一定真正实 现了,特别是关于“达则兼善天下”,也就是“行义以达其道”的 方面,无论是颜渊还是他自己都没能够做到,南容和蘧伯玉也成 就不大,所以,朱嘉认为只有伊尹、姜大公一流的人才真正州 了“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伊尹、姜大公都只是孔子 听到过而没有见到过的人。
  为什么独善其身还比较容易做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 其道”就非常难做到呢?这是因为,独善其身的主观能动性可以 起很大的作用,不外呼是自己管住自己罢了。而“隐居以求志, 行义以达其道”,尤其是“行义以达其道,,不只是靠主观努力就可 以做到的,还必须有客观的条件,也就是时势和机遇才行。
  所以,没有时势和机遇,你也就不必苦苦追求,‘行义以达其 道”了,能够做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独善其身、洁 身自好也就算不错了罢。
  ------------------

  富贵如浮云,美名传千世
  【原文】
  齐景公有马千驷①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 首阳②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③”?
  【注释】
  ①千驷: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叫驷,千驷就是四千匹马,是一笔很大的 财富。或者把“有马千驷”理解为“千乘之国”,指齐景公拥有一个大国,自 然然是很有财富的了。②首阳:山名,即传说中伯夷、叔齐饿死的地方。具 体地点现已难以确证。③其斯之谓与:这句话前面没有承受语,一般认 为掉了文字。宋儒认为就是《颜渊》篇的“诚不以富,亦祗以异”两句,但 也没有确证。
  【译文】
  齐景公拥有四千匹马,但他死的时候,老百姓并不认为他有 什么德行可以称赞。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老百姓却直到 现在还对他们称赞不已。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读解】   
  什么意思?
  即使这里掉了文字,我们也可以很容易地理解这意思,那就 是:富贵如浮云,美名传千世。
  官贵如齐景公,拥有四千匹好马”(还不说其它了),该是够富 的了吧?贵为大国领袖,该是够责的了吧?可是当他死了以后,还 有什么呢?什么也没有,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钱财都是身外 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或者还是如那《红楼梦》中的《好了 歌》所唱,“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 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有什么意思呢?
  相反,伯夷、叔齐义不食周栗,饿死于首阳山下,可以说是 穷到极点了,但老百姓却到现在还称赞他们,传扬他们的美名,这 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的气节感人,精神动人。
  所以说富贵如浮云,美名传千世。
  既然如此,我们今天又急急如律令似的汲汲于富贵干什么呢?
  ------------------

  诗礼传家
  【原文】
  陈亢①问于伯鱼②曰:“子亦有异闻③乎?”对曰:“未也。尝独 立,鲤趋(4)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 《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 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5) 其子也。”
  【注释】
  ①陈亢:字子禽,他一向对孔子心存怀疑。②伯鱼,孔子的儿子孔 鲤的字。③异闻:特别的听闻。陈亢怀疑孔子对自已的儿子有不同于其 他学生的特别的教育。(4)趋:快走。按照礼的规定,臣经过君的面前,儿子 经过父亲的面前,都应快走以示尊敬,⑤远其于:与自己的儿子保持距 离,以免偏私、溺爱。
  【译文】
  陈亢问孔鲤说:“您从老师那里受到过与众不同的教育吧?”孔鲤回答:“没有。他曾经一个人站在庭中,我恭敬地走过,他问我: ‘学《诗》了吗?’我说:‘没有。’他便说:‘不学《诗》,就不会 说话?’我退下后便学起《诗》来。又有一天,他还是一个人站在 庭中,我恭敬地走过。他又叫住我问:‘学礼了吗?’我说:‘没有。’ 他便说:‘不学礼,就无法立身。’我退下后便学起礼来。要说有 什么特别的教育,就这样两次罢。”
  陈亢下来后很高兴他说:“我问一件事得知了三件:得知 《诗》,得知礼,还得知君子不偏爱自己的儿子。”
  【读解】   
  过去很多文化人家的厅堂里都挂着“诗礼传家”的匾额,这 来源大概也就起于孔子对自己儿子的教育了吧。
  而我们看到,孔子对于儿子学《诗》学礼的要求,的确也不 是什么与众不同的教育。在《泰伯》篇中,孔子就曾经说过:“兴 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阳货》篇中,孔子又要求学生 们说:“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 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所以,要求 学《诗》也好,学礼也好,都是对学生们的普遍教育,而不是什 么家传秘诀。这一点也再次证明了圣人“有教无类”(《卫灵公》) 的教育方针。   回到《诗》和礼本身的重要意义上来看,《诗》就是《诗经》, 由孔子删削编定,在孔子看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为政》)不仅,‘思无邪”而且“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诗》在当时简直就是一部百科全书。无论是外交谈判还是社交场 合,引《诗》蔚为风气,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至 于说礼的重要性,那就更是不言而喻的了,礼是社会成员共同遵 守的行为规范,古代的礼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法。所 以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 渊》)礼既然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一个不学礼,不懂礼的人怎么 能够在社会上立身处世呢?这就是“不学礼,无以立”的道理所在。
  ------------------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威望]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上一章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